因便秘腹胀,男子将30厘米管子塞进肛门被送医抢救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杜蘅) 65岁的罗先生便秘腹胀难受,居然不去医院治疗,而选择用一根直径约3厘米、长约30厘米的PVC管塞进肛门“掏”粪。没想到,便秘没有缓解,还失手将管子全部塞进肠道,不仅腹胀加重还腹痛不止,被送至医院抢救,最终通过内镜将深入结肠的PVC管取出。
“通过影像检查,我们发现管子已经深入体内,从体表位置看管子的末端已经顶至肝脏附近,从解剖学看应该到了乙状结肠深处。”市四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朱长红说,“术中,我们发现他肠道内有大量内容物,局部肠道黏膜水肿,如果没及时取出PVC管,有可能发生肠道穿孔甚至肠道缺血性坏死,后果将不堪想象。万幸,我们没有发现肠道穿孔,但是有黏膜水肿、溃疡形成。”
“在临床上,便秘根据病因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最常见的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又有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市四院肛肠外科专家李在峰解释,“慢传输型便秘最容易发展成慢性便秘,是由于肠道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肠道松弛,无力推动大便排出所致。这类便秘患者治疗比较棘手,不能轻易服用缓泻剂或者通便茶,因为其多含有刺激肠道成分,经常使用,会加重便秘及结肠黑变病。还有一种便秘比较少见,主要是跟肠道发生扭曲粘连导致排便不畅,时间长了,未排出的大便会变干硬,刺激肠道,导致该处产生疼痛感,这个可以通过腹部按摩得以缓解。”
李在峰介绍:“出口梗阻型便秘与生活习惯不良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久坐马桶看书、玩手机等,日久导致便意迟钝,大便堆积直肠。如果能改掉边上厕所边看书等坏习惯,可以帮助慢慢恢复便意的敏感性。此外,坐便姿势也会影响排便顺畅度,可采用蹲姿,或坐姿时在脚下垫个小板凳,增加腹部压力促进排便。便秘跟情绪压力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慢性便秘患者都有焦虑、紧张等精神症状。平时饮食比较精细,进食量少,运动量也少,不能每天排便而压力增大,通过适当增加运动量,多吃含果寡糖的食物如水果、大麦、玉米、黑麦、红薯等,不要为一时排不出而纠结,接受2—3天排便一次的习惯,压力缓解便秘也就消失了。”
“便秘虽常见,但莫要大意。长期或者慢性便秘不仅会导致肛裂、痔疮的发生,甚至会导致腹壁疝,既往有肝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会导致病情加重。”李在峰建议市民,如果出现长期便秘,首先要做医学检查,排除各种病变后,再在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肠道功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切记不要图一时畅快而服用大量含大黄、酚酞类的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