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危险信号,助力稳操“肾”券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武医宣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顽固、隐匿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错失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引导大众尽早识别、干预,科学地诊治和管理慢性肾脏病刻不容缓。近日,武进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收治一名慢性肾脏病5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克服重重难关,患者最终脱离险境,重获新生。
典型病例
近日,张女士因在家中突发胸闷、气急,不能平卧,伴咳嗽、咳痰、腹痛等症状入院,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合并急性左心衰、肺部感染。考虑到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医生立即将她收入重症医学科(ICU)并给予呼吸支持及急诊血液净化等治疗,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待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后转入肾脏内科继续治疗。
经了解,张女士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由于前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加上平时不注重控制,疏于定期检查,此次出现明显不适到院抢救时,除存在严重贫血、重度血小板减少、严重肝功能损害、心衰指数超过最高上限外,还合并严重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10余种疾病,病情危重且极其复杂,累及多个脏器,涉及多个学科。
肾脏内科邀请ICU、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心血管内科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张女士开展大会诊,共同分析探讨患者的病情、病因。经过持续的精心治疗、细心护理,实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各项危急指标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基本改善,目前已康复出院,在门诊定期血液透析治疗。
专家提醒
肾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唐卫刚介绍,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达3个月及以上,包括出现蛋白尿、尿沉渣异常、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异常等肾脏损害标志,或有肾移植病史,都被称为慢性肾脏病。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需透析的尿毒症患者150余万人。
该病早中期(1—3期)症状不明显,不影响工作生活,不易被察觉并重视,不少患者感到明显不适到医院就诊时,往往已处于疾病中晚期,疗效差、费用高,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唐卫刚提醒,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基础病人群、有肾脏病家族史人群、老年人群、肥胖人群等高危人群,平时要注意观察有无泡沫尿、水肿或夜尿增多等典型症状,同时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B超,尤其是尿常规,做到早筛早诊早治疗,尽早干预,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