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记录本”,成居民与施工方沟通“良方”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董逸 张晓瓅) 一张台子、两盏吊灯、七八张凳、一台空调——在位于北环新村社区老小区改造项目指挥部旁边,有一间临时搭建的值班室,自5月中旬施工进场起,既成为了社情民意的倾诉地,还是居民与施工方交流的中转站。其中一本在施工方、监理、老党员、社区之间不断传阅的“值班记录本”,更是成为居民答疑解惑、纾解困难的“良方”。
北环新村社区今年正式进入老小区改造。来自社区的12名老党员,平均年龄71岁,组成了一支党建红老党员服务队,在值班室内两两搭档轮流值班,“穿上红马甲,我们就要对社区和居民负责。把办公场所设置在指挥部旁边,就是要把老百姓的诉求第一时间反馈给施工方。我们的这本记录本,施工方每天都是要拿过去看的。”老党员代表杨庆安说。
“5幢,方阿姨,反映问题:原先管子已老化,需要换新管。回复:已更换。”“51幢赵先生反映自来水外接管道未进户,有安全隐患。回复:已解决。”“97幢陈女士反映搭脚手架时把一楼阳台的顶棚戳破了,现漏水严重。回复:工程队已与陈女士直接联系。”记者在值班记录本上看到,从5月15日起,值班人、居民姓名、电话、住址、诉求等都逐条清楚地罗列开来。杨庆安说:“曾经有居民表示,来反映问题后一直没有得到答复,后来一查记录才知道当时已经通知了施工方联系,但后续未及时跟进。于是,我们服务队又要求必须将处理过程和解决情况一并填写上去,方便问题回溯。每周,我们还会对记录本上的问题进行梳理。”
“小区里好多单元都开始施工了,怎么还没轮到我们家?”近日,社区一居民来到值班室,怒气冲冲地问道。见状,老党员张荔红上前安慰道:“天这么热,社区刚煮了绿豆汤,你先来一碗消消气。”听完居民反映的情况后,张荔红说:“改造都是按进度来的,你看你们那一栋甲单元还没做,你们丙单元肯定要再等等。如果说施工队直接跳过了你们那个单元,你再来跟我讲。”这么一说,来反映情况的居民反倒不好意思了,笑呵呵地表示:“是我太着急了。”
“对于我们来说,希望做到的就是,居民‘来的时候面红耳赤,走的时候面带微笑’。”张荔红说。
“老小区改造事无巨细,在这个过程中,老党员志愿服务队更多地起到了沟通和调解的作用。对于社区来说,我们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改造的工作中,还居民一个整洁干净、温馨和谐的家园。”北环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海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