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搁门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江南一带农村盛夏的傍晚,都有挨家挨户在自家大门口晒场上搁门的习惯。记得我们村子坐北朝南,一排二十来户人家。傍晚时分,各家各户就开始搁门了。先用井水冲一下晒场散掉一点热气,再搬两张长凳东西摆开,掮一扇大门或二重门搁在两张长凳子上,周围放上供一家大小坐的小板凳。这些“前期”工作,一般都是小哥哥小姐姐在父母劳作收工回来前要负责做好的,只等大人们回来,就好围坐一起吃晚饭了。

一眼望去,一拨拨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大家都端着海碗发出“呼噜呼噜”的喝粥声,时不时地还会传来“噼噼啪啪”的扇子驱蚊声。碰到暗星夜,场上没有一丝亮光,吃晚饭时各家门头一端就会点上一支蜡烛之类的照明,如星星闪烁,很是温馨。

搁门这个习惯,是那个年代的无奈之举。大家在大门口场上搁门,比在闷热的家里吃晚饭要凉快一些,胃口也能好一点。晚饭后席门而坐乘风凉聊山海经也能驱散一天劳作的辛苦,很多人甚至就在门板上一夜睡到天亮。

那个年代,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是现在想想都是泪,尤其是夏天,白天热浪滚滚还要下地,夜间蚊虫嗡嗡叮咬睡不好觉。有一句老话说热不分贫富,就是你再有钱,赤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也只能把扇摇。那时候,大家都只能靠一把扇子驱热驱蚊。

由于物资匮乏,连扇子都是计划供应的,而且还没有人手一把,更别说电风扇、空调之类了,小时候的我们连见都没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我也不知道电风扇和空调是哪一年发明的,那时候就算已经有卖了,但我们村上可能也没有谁家能买得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