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四十年的情谊:顾颉刚和常州金氏兄弟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这时“亚光”编制出版的《中国地理教科图》和《世界地理教科图》是重点品种,采取了地形分层设色法,其内容的繁简与当时中学地理课本密切配合,是供中学教学的专门用图,深受师生们欢迎,十分畅销。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大中国图书局1:200万《中国分省地图集》的编制工作,由顾颉刚担任主编,傅角今担任审订,金擎宇和凌大夏、张家驹、金竹安等担任具体编制工作。图中政区划分较为清晰,每幅图后均编有近万字的详细说明,分别约请地理名家褚绍唐、卢村禾、陈尔寿、宋家泰、金祖孟、杨纫章等先生撰写,各类总图编制亦较完备,附有地名索引,图首还有顾颉刚先生写的序言,全部图稿编绘工作历时近三年始告完成。至解放前夕,地图色版和说明排版亦均告成,但因当时战事关系未曾付印。新中国成立后又因行政区划变更,内容改动颇多,一直搁置未曾出版。金擎宇原保留一份付印清样,在十年浩劫中被抄没,地图原稿及图版原存顾先生处,亦被抄去,数次追询,均未查获,损失这样一部有分量的图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很多年以后,金擎宇回忆起来犹深感沉痛,真后悔当初没有及时付印,哪怕少印一些作为资料保留,也是极有价值的。

根据顾颉刚的日记,到1946年底,大中国成立6个月,营业7万万元。“最终七月开张时,生意未多,八九两月渐好,至十月后每天平均五百万元矣”。到了1947年底,大中国营业发展,平均1月可做10余亿,所以在北四川路8号顶得一铺面,颇宽大。金擎宇、丁君匋专门到香港去考察,决定在港印刷,因为当地纸张价廉,不过上海的一半。但是香港工价贵,故拟在香港印一色,运沪再套色及装订。同时,海外市场也渐渐展开,故拟编英文书目,由港发至欧美及南洋。顾颉刚评价:“局中诸人,俱有商业经验有手腕,而君匋能冲锋,金氏弟兄能在岗位上苦干,宣人能筹款,配搭甚佳。”当时“局中资本,前年(1945)为七百万元,去年(1946)升值增资为一亿一千万元,本年(1947)拟升为十五亿元。”北四川路“门市开后,平均每日营业八百万,虽不为多,已可雄视四马路诸肆”。 1947年,商务印书馆营业900余亿,而“大中国”亦至200亿,顾颉刚骄傲地称赞“不可谓无成绩也”。1948年3月,“大中国”的营业额达到60亿。这时的他不免得意,虽然当中不无矛盾,可是高速发展掩盖了这些矛盾。顾颉刚踌躇满志地想:“大中国主要人物,振宇、宣人似萧何,君匋则张良、韩信均得一体,倘予控制得宜,十年中未尝不可跃为书业领袖,推行予若干文化计划。愿天助予,为中华民族尽其任务。”

但是他们再次没有想到时局的变化。随着三大战役的打响,从东北到中原,大部分地区都沦为战场,战争阻断了销售,打击了市场,也改变了人心,遑遑之下,买书卖书也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1948年12月中旬,顾颉刚在日记中写道:“大中国之营业,此半个月中,合批发与门市,不过三万余元,尚不够开销,遑言赢利。即此可见工商业竟至末路。若政治不变,即将同归于尽矣。外埠批发近已断绝,本市批发及门市亦不踊跃。”比起销路不畅,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金圆券导致的国统局的物价飞涨。顾颉刚提到:徐正稳1947年1月存大中国200万元,利息优厚。至1948年8月,本息滚至3亿余,加至150倍。可等到金圆券发,才合116元,至12月则是266元。顾颉刚只能哀叹:“可怜哉存款也!”营业减少,物价飞涨,带来的是经营成本的不断高企:“营业区域日缩小,生活指数日高。本公司职员五十人,每人平均一万元即须五十余万,加上饭食亦五十余万,殆占营业额百分之七十以上,此不可久也。”

所以到了1949年2月,公司只能考虑进行改组。改组事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将公司的优质资产“亚光”独立,二是将编辑、制版两部门裁撤。“经此改组,局中裁去大半人员,每月发薪,底薪千元,尚可应付。”“而‘亚光’独立后,即可随着压低折以应付同业之竞争,于事亦便。”编辑、制版两部门裁撤,并不等于不需要编辑、制版工作,而是将人员重新优化组合,不如集合力量,编制一些质量较高的图集。顾颉刚和金氏兄弟以及之前的“亚光”、骨干凌大夏、张家驹等人决定共同创建“华夏史地学社”,并请著名地理地图专家傅角今参加,由顾、傅两位分任正、副社长,由金擎宇担任总干事,采取合作制,这样既可以提高质量,也可以保证成本。当时“华夏”编制出版了《上海市里弄详图》,同时还编制了《简明中国地图》《简明世界地图》等5大种图稿,交由“亚光”负责出版。此外,还编制了《袖珍中国分省图》稿,后因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私私联营而中止。这本图曾经精心设计,并吸取国外现图方法,在当时就创新采用“出血式”,竟未能编成,令人惋惜。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