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更需要综合评估治疗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七轩) 李奶奶今年78岁,每天早上仍能拉着小车去买菜。在她看来,这种平淡的生活来之不易。两年前,她曾因全身疼痛,走路都需要旁人搀扶,大多数时间只能蜷缩在床上。“幸亏后来去看了老年综合科。”李奶奶感叹,“让我的日子又重新有了盼头。”
李奶奶有两个儿子,都十分孝顺,四处打听,辗转求医。2021年,他们听说市七院成立了老年综合科,便带母亲来就诊,只求能缓解老人的疼痛。
将李奶奶收治住院以后,市七院老年综合科组织了内分泌代谢科、心血管科、营养科、护理等MDT团队成员,为其做了骨密度、25羟维生素D、电解质、24小时尿钙、CT等检查,并进行老年综合评估,最终做出了老年综合征诊断:李奶奶患有重度骨质疏松、高血压、衰弱及跌倒高风险等。
根据诊断,老年综合科制定了详细的综合干预和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李奶奶的疼痛明显减轻,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的两年里,李奶奶定期住院进行抗骨质疏松相关治疗。
经过两年的治疗,由于不再每日受疼痛折磨,老人精神状态大为好转。让儿子们更加欣喜的是,如今,李奶奶不但能独立到院复诊取药,还能一个人拉着小车去买菜了。
今年7月,李奶奶的检查结果也让医护人员更加欣喜,骨密度显示T值从去年的-4.3上升到了-3.8,其他生化指标也显著好于同年龄的绝大多数老年人。
老年综合科副主任张丹介绍:“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同时还有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仍然是基础,双磷酸盐、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等是临床上比较常用药物,但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张丹提醒市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包括种族、增龄、女性绝经及脆性骨折家族史是不可控因素。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是我们可以进行积极干预的可控因素。如体力活动少、光照不足、吸烟、过量饮酒、钙或维生素D缺乏,患有糖尿病、甲亢,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男性年龄70岁以上,女性绝经5—10年,或有上述可控因素的老年朋友,需要及早进行骨密度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骨折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