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远离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做些什么?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4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北区飞龙中学 谢亚仙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已日益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让学生远离心理问题,学校可以着力实施 “113”心理工程。
“1”完善一个制度:学校要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
“1”建立一类档案:学校要摸排心理问题学生,建立心理问题学生档案,形成“一生一案”,对面临心理问题风险因素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3”做好三个结合,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形成教育立体网络。学校德育管理体系建设在德育、心育层面,由德育副校长分管,下设相应的行政部门、年级顾问、班主任导师、学科导师制、班级心理委员,形成六层立体结构,各层职责清晰,持续赋能,担负起网格化育人体系,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角落里的人”。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家校共育。青少年普遍的心理问题大都来源于原生家庭。学校要着力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系统的培训,让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心理教育和学科课程相结合,建立心理知识教育和学科教育协同合作育人机制。学校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学科”的全员育人,每个课程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教好学科,还要教好学生,承担更多的育人职责,助力学校育人行动的落地实施。
学校的教育必须是科学的、智慧的、精细化的、个性化的,这样才能全方位为孩子的成长赋能,从而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园”“家园”“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