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唐荆川·荆川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荆川先生,吾郡大贤,文韬武略,不须赘述。其“德非虚器,其切实应用处即谓之艺;艺非粗迹,其精义致用处既为之德”道器不二的思想,近年来颇有感触。世间本无独立存在之事物,即是得失成败,亦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前人经典告诉我们,有无相乘、虚实相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目前掌握的资料,能见到荆川公印章只两方。一方“唐氏应德”、一方即此。以前读印见此,总觉平淡无味,许是近年实践渐多,对此印有了全新的认识。是印置于同时诸贤印中非常特出——不求取巧、不规规于秦汉,所谓我自写我家法,然又落落大方、不逾规矩,这是真正“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境地,可以窥见印主人的气质与审美要求。虽止二字,分布上也颇有可学处,大字益疏,小字益密,整体却十分平衡自如,各得其所;用笔圆润拙朴加上冲切结合的用刀,给人挺拔而不流滑、蕴藉而不迟滞的美感,一切恰到好处,冲淡平和,非大手笔不能为。

世传平湖葛昌楹视如性命的那方“琴罢倚松玩鹤”朱文即是文彭赴陈渡草堂雅集时为荆川公所治,细审之下,结字呆板、线条僵硬,恐为后人附会之作,然二人交谊却非空穴来风,有文彭《访唐应德荆川别业》诗为证。对照现有文彭印迹来看,白文多此种风味,此印或出自文彭之手亦未可知。

去岁仿此作“月白山空”白文,殊为自得,有友人评曰“太过平淡”,余一笑了之;伟平师赞曰“意浓态远、有隶意”,真知我者也,所以为艺之道,知音几何,孙虔礼说,“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关于“隶意”这点,这里说几句题外话——黄小松说“汉篆贵有隶意”,以今时今日我之体会,此“隶意”与“籀意”实为一体,古人说“不究于篆何由得隶”,如何将用笔的精微处体现于用刀之中,一如用笔之起收提按,其实就是对笔尖刀尖的高度敏感,积点成线、万毫齐力,都是一回事,是指一种立体精微的动作而言。前日戏临黄小松楷书印款,发现他特殊风格的楷书边款完全是由他别样的动作导致,当然,这种异常复杂的动作对他来说与用笔无异,像用笔锋一样使用刀锋,起收提按动作完全与用笔书写保持一致,也是真正的刀笔合一。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碑廊有荆川公撰文、文彭书丹、撰额的《常州府新建关侯祠记》碑,常州博物馆藏有早期拓本,惜尚无缘一见。当时,文彭尚任嘉兴府学训导一职,想来正是与项子京最为密切的那段日子。

荆川富收藏,著名者如其甥孙慎行的《玄宴斋十三行》,名动古今,论十三行莫能不言此本,便是摹刻荆川藏柳公权临本上石。荆川后人唐宇昭(半园)及其子唐于光,以及兄弟诸人都工于文艺,恽格(南田)、王翚(石谷)都是半园座中佳客。他们常常一起吟诗饮酒、作画论道,南田画中时见与半园相关的款识,唐家别业也是常州画派形成深远影响的摇篮。

荆川公《日本刀歌》诗有“谁能将此向龙沙,奔腾一斩单于颈”句,“耻为小儒”的英雄豪情,读来振奋人心。

予生而有幸,曾居荆川读书处陈渡草堂畔十余载,常得登高望远,泛舟池上,遥忆古人,园中草木亦定视我为友。去岁暇日重游,登临远眺,一片林木森郁,不复往日景象,树犹如此,回思往昔,恍如梦中,归而作“白首重来一梦中”随形白文印记之。先器识而后文艺,有荆川公之思想,而后有如此恬淡从容之印章,难矣。

(负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