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留福: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赤子情怀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淑君 童华岗 陈刚
从数学老师到“跑供销”大军中的一员,到校办企业负责人,再到智能控制器仪表制造行业头部企业的创始人,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留福投身商海30多年,始终有颗赤子之心——为村里筹资建路,给“钉子户”做思想工作,还带着锡剧团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温暖……
在他的身上,有着“60后”企业家抓住时代机遇、坚韧不屈的创业精神,有着不为私利而经商,方为大商的情怀,更有着江浙企业家“四千精神”的风骨。
“两条腿”跑出的实干家
冷留福是常州小河郭河村人,由于母亲身体不好,每年换粮时,父亲做的工分不够全家五口人生活,靠亲戚救济才勉强糊口。1983年,作为家里三兄弟中的老大,高中毕业的冷留福放弃深造选择了就业,去石桥小学当了一名数学代课教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当时小河乡办企业武进合金厂的老厂长李才清一眼相中。他是那时厂里唯一的高中生,也是厂里跑销售跑得最好的年轻人,顶峰时他一个人就包了200万元销售,业务量占整个厂的70%。乡党委、政府开干部冬训大会时,冷留福代表全乡销售员上台发言,那年的他才26岁。“我出门像‘猴子’,在外像‘孙子’,回来才能是‘老子’。”在大会上,冷留福讲起他在上海“跑断腿”的故事,正是这种韧劲,打动了国企负责人,打开了产品进入上海的大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小河乡第一批企业转制、产品转型时,冷留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郭村小学创办了郭村拉丝厂。由于常年在外跑,冷留福的校办厂销路很快就被打开。第一年,这家校办厂就做了近100万元的销售额。
攻克“卡脖子”技术
1995年,冷留福和弟弟在钟楼区西新桥合资开了一家铜材店,取名常州新区祥龙物资有限公司,作为校办厂的门市部,主做原材料买卖。1999年,兄弟俩合资创办“常州市钟楼区天利控制器厂”,当时整个厂就5个人,其中2人还是兼职。
普通仪表的生产门槛并不高,要跳出激烈的市场厮杀,就要向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的领域转型,才能在细分行业做到“专”与“精”。为此,企业积极投入研发,深耕仪表压力控制器这个细分行业,不断自行提高行业标准和技术含量,使企业的产品甚至能超过很多业内大厂。2017年,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2018年前后,天利迎来契机。当时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迅猛,但核电相关设备却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为此,中广核成立了中广核集团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通过业内举荐,中广核委托集团内的苏州热工研究院联合常州天利共同研发核级压力开关。“这是‘卡脖子’技术,我们天利义不容辞。”经过5年的努力和坚持,天利成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中核集团有限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并于2022年取得了由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压力、温度开关核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产品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
“你们这些人是民族英雄,帮我们打破了国外‘卡脖子’技术,真正让国家走出困境。”冷留福说,在一次行业大会上,一位领导说的话让他心里十分感动。
不为私利经商的大商
如果说研发核级开关是冷留福不为私利而经商,那么,为村里修路、帮“钉子户”说情、义务当好锡剧宣传员、给孤老送温暖,正是他赤子情怀、不忘初心的体现。
老家村路差,冷留福召集大家一起,主动带头捐款为村里修路。村民为之感动,纷纷无偿出工,就这样村道变了样。冷留福曾是村委党支部主抓工业的书记,村里要拆迁动员,他自掏腰包请“钉子户”吃饭、畅谈,跟他们聊天聊到半夜12点多,直到他们高兴地签约离去。
冷留福酷爱锡剧,精通多种乐器。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他在抖音直播间开免费课传播锡剧,粉丝达到20万人。他还邀请武进锡剧团一起免费送戏给敬老院的孤老们。
天利也从来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老员工。不仅如此,天利还会根据企业效益为员工增加薪酬。三年疫情,对制造业企业影响不小,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全体天利人的努力下,天利依然保持每年10%—20%的增长幅度。2022年,天利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做事先做人,不屈不挠,勇于拼搏”,这是冷留福一直在每年家族聚会上和后辈们说的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