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何震·听鹂深处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步屧空园惊杞菊,听鹂回首忆霜柑。

……

拈得韦庄佳句好,断肠春色在江南”。

清人的这首《望江南》,最堪为何震此印注脚。

文何齐名。说了文国博,不能不提何雪渔。“何震印学,受之于文彭,各有风格”。何震的出名要到文彭最晚年,他与文彭并称是在文彭谢世之后,他的社会地位较低,类似民间艺人,只是后来的机遇和努力,使得他在后世得享盛名。

此方“听鹂深处”出处应来自《高隐外书》:戴安道之子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据边款可知,是应吴中名士王穉登之请刻赠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的。据说王与马相交三十余年,终未得结成连理。世情叵测,千古情深,当然又不同于戴大琴家的独往听鹂了。

历代评论家对何震褒贬不一,《甘氏印集序》说他“神而化之,祖秦汉而孙宋元。尤为绝唱”;徐真木说“自何主臣出,乃离古印”;还有说他“一生伎俩,不过刻画形似”;清代著名印学家魏锡曾说得最中肯:“主臣胸中疑少书卷,要知主臣前无主臣,其才力胜人数倍,所以盛传,虽有诋者,终不可动摇”。有些人认为何震别出古人,有些人认为他深得秦汉之旨,还有人诋毁他缺少文化,只有魏锡曾说得最为客观。在明代中期已有大量集古印谱面世,何震受文彭亲炙,文字功夫极深,博采众家,广泛学习,再加上其才力过人,深入汲取古代经典后自成面目,是时代与个人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他既延续了文彭的印学思想,又身体力行大量实践,历史给予他的地位,从侧面反映了我们传统的审美从未动摇,从某种角度说,何震也是为守护这个审美作出了贡献。

“听鹂深处”最能代表何震的典型风格,字法平正、用刀猛利,刀痕簇簇、极其豪迈,观印蜕而似闻嘎嘎刀石相击之声。

据说此印1937年遭逢火劫,中部大块破损可能就是刧余后的印记,但却为此印增添了深邃无数,更显烂漫浑融。此印为平湖葛家旧藏,在西泠印社成立五十周年之际,葛昌楹先生把累世所藏数十枚历代名印无偿捐献给了西泠印社,在那些风雨飘零的年代,前人们守护的不仅仅是这一枚枚方寸之物,而真真是民族的信仰、民族的脊梁。去岁有幸在葛家后人处细赏了葛先生生前的自用印,平生眼福,沾得些许真气。友人应承,待时机成熟定要钤拓结集,公诸天下同好,届时亦不失为一不朽盛事。

统观何震传世印章,面目比较庞杂,这恰恰反映他保持着不断的探索,这一点也是历代成大宗师者之共性。有纯学汉白文和平典雅的;有以六书古文入印的,这类印风影响了后来明末清初很多印人;有学宋元朱文的,直启梁千秋、邓石如辈,从印蜕看,用刀也是丰富多样、出神入化,何震之为何震,自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史称“雪渔派”。

相较韩天衡所藏何震印章与《中国篆刻丛刊》中所载印章,黄惇先生《中国历代印风》中部分何震印章应出自程原父子摹刻本,未能尽现何震面目,读者当谛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