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忘大哥的亲切关怀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大哥吴子杰是我大伯的长子。今天,我要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对大哥的怀念,并感谢大哥生前对我的亲切关怀。
大哥生逢乱世,家境又极端贫困,断断续续只读过三年书,依靠自己的刻苦自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担任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和党校校长,后长期在农村担任基层领导干部,算是我们这个大家族中最有出息的“官”。但他不忘根本,同情弱者,只要是穷苦百姓找到他,都热情接待,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有一年寒冬,一位贫苦农民找到他时,穿着单薄的破衣冻得瑟瑟发抖,大哥毫不犹豫地将身上的棉衣脱下来,披到了那位农民的身上。在上世纪向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习的日子里,大哥日日夜夜奋战在皇圩里,胃痛得趴在田埂上,仍顽强地坚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可惜的是,正当风华正茂的大哥可以为老百姓谋更多幸福的时候,“文革”将忠心耿耿的大哥打翻在地,他和全国的老干部一样,遭到了批斗,被发配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而后又下放回老家种田,直至“文革”后期落实老干部政策,才又重新回到农村基层领导岗位上。
大哥长我20岁,可以说,整整相差一代人。我很小时是大哥他们把我抱着长大的。后来,在我人生的每个重大转折关头,大哥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大哥最关心的就是子弟的进步。我们兄弟参军大哥都给予了坚决的支持,送上笔和日记本,并在扉页上写上寄语,对我们寄予厚望。大哥的深意是要我们学习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1968年的冬天,大哥正处于困难时期,在公社食堂靠边劳动。我接到入伍通知书后,立即冒着风雪,徒步赶往18里外的小镇去向大哥告别,大哥看到自己的小弟弟即将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他在给我的来信中写道:“自您光荣入伍后,我从内心无不惦记着您的进步,想念着您的一切……”“您给我和您家里的来信,我都看过了,您从家门到入伍的很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步,我感到十分高兴”,要我“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找出差距,戒骄戒躁,坚持原则,团结同志,不断前进”。在大哥的关心和鼓励下,我们兄弟俩都成了人民解放军的干部。
大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对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总是尽力帮助解决。只要是政策许可,他从不推诿。我婚后家属在安徽边上的一个小镇供销社工作,回一趟家起码得一天路程。为此,大哥找到县供销社领导,经协调,我家属调到了离家不远的另一个小镇供销社,使我年迈的父母和家属孩子得以互相照应,也使我能安心在部队服役。后来我转业到地方,又是在大哥、大嫂的帮助下,使我一家得以团圆。
大哥对下一代的进步也非常关心。1998年,我的小儿子考取了南京大学,大哥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听说孩子国庆节要回来,特地买了许多菜,并亲自下厨做了砂锅鱼头,赶回老家,以示庆贺。席上,大哥不断搛菜给孩子。后来,孩子和我说,看样子大伯特别高兴。是啊!大哥自己的小儿子也是改革开放初的南大毕业生,他看到子弟的进步是打心眼里高兴啊!
意想不到的是,一向身体很好的大哥,2005年的春节刚过,还在农历正月廿五,大哥突然离我们而去。噩耗传来,我十分震惊,急忙驱车赶到大哥身边,我抱着我亲爱的大哥,千呼万唤,大哥却再也不能看小弟一眼。
时光荏苒,一晃18年过去了。如今,我都年逾古稀,时光的消逝又岂能消磨我对大哥的思念。敬爱的大哥,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