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重返端午节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在中国诸多节日中,端午节最具特色,而且大人小孩个个参与让人颇有仪式感,特别是孩子,简直把端午节过成了中国古代的儿童节。

清明已过,谷雨到了,在暖湿的春风中芦苇同竹笋一样蹭蹭地往上蹿,顶端叶子越长越宽越长越长,是包粽子的首选,江南人把它叫作粽箬。我家中庸路老宅吴园里细脚零丁的龙昇娘为了给大儿子上大学,给小儿子治病,早早去采了回来细心地包上了粽子去卖,以补充箩匠丈夫的微薄收入。于是一个清脆悠长的女人吆喝声,传遍了西门的大街小巷:阿要买热粽子伐?她挎了一只比吊桶略大的小提桶,用棉垫捂着一只只精致的小粽子,生意来时,垫子揭开,一股粽箬的清香夹着糯米的浓香随着热气腾了出来,令人不得不深深吸上一口这久违又熟悉的能引起人节日遐想的特有香味。

这时沿运河大小米厂米栈也忙碌地打扫装粮的廒间准备大麦小麦的入库。粮号米店从各地进来糯米准备端阳到来。油厂也不闲着,油菜籽与麦子几乎同时成熟,换油时拎着大小油瓶前来排队的络绎不绝。各饭店菜馆也不断新添时令佳肴什么刀鱼馄饨、红烧河豚、清蒸鲥鱼陆续上桌。小河舅婆家老亲戚常在此季节捎来一条五六斤的鲥鱼。从前的鲥鱼只比普通的鱼稍贵一点而已,在小河的长江边属季节性鱼类,并不像现在这么金贵。

端阳前夕,当年才二十多岁的母亲会跟院子里一群阿姨大妈相约包粽子。她们或坐或站展示着各自手艺,包出一只只小脚粽、四角粽、枕头粽。那几天不仅院子里,全城大街小巷到处飘着粽香,还有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艾草菖蒲的带有药味的浓香。大扫除后,人们会在沿墙洒雄黄酒,泼煮粽子的水,一面泼洒一面嘴中念着:“洒洒洒洒,药杀蛇虫百脚,大蛇走走,小蛇踏杀。”再点燃干艾叶到处熏熏,看似仪式实质很有必要。从前土木结构的老房子蛇虫很多。

过端阳那几天和尚道士也出来了。和尚左手持碗,右手中指蘸着碗里的雄黄酒,在我的额头上写了一个“王”字。母亲给了他米。和尚是离我家不远处的石塔寺里的。石塔寺是一个小庙,香火不旺,端午节的化缘,是他们很大的一笔收入。此时来的还有道士。他们给的是一道符,约半张信纸宽一尺左右长,黄色纸上印有朱砂红的符,可贴在门楣用以避邪。

在缺医少药自然灾害频发的农耕时代,生存不易,所以对孩子也呵护有加,百兽之王的老虎是最好的护身符。无论贫富幼儿们在端午节戴老虎帽穿老虎鞋那是必须的,从前的老虎鞋比现在的要精美得多讲究得多。我家在米市河以鞋花为主的百货店,每年此时最为忙碌,各种大大小小的老虎鞋花,各种五彩缤纷的丝线吸引着顾客,这些来自大街小巷或者水上人家的老太、妇女们让你应接不暇。常州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女孩子们头上一定要戴上老虎花。这是一种用五彩丝线绒编成的立体的栩栩如生的约蚕茧般大小的小老虎。划龙船在古代就有了,这在古籍中是有记载的,白云古渡的赛龙舟常被人在文中提及。实际上“划龙船”常州不止一处,譬如西门的龙船浜,从前也是赛龙舟非常热闹的地方。如果说白云渡是记载,龙船浜则是实物,“百舟竞渡”后这些龙船就停靠在浜内,龙船浜之名,由此而得。后因连年战争已看不到赛龙船盛况,但浜内仍能见到失修的旧龙船停在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