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嗲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叫我爷爷阿嗲。小时候,同学们老问我,为什么叫你爷爷阿嗲?阿嗲不是爸爸的意思嘛?我只好跟他们一一解释,在我们苏州老家的方言里,阿嗲就是爷爷的意思。长大后,我也听说,常州很多地方的小孩子叫爷爷也叫阿嗲。
我出生的时候,阿嗲已经70岁了。作为最小的孙女,我最受他宠爱,有什么好吃的,他总想留给我。有一次,我伯父从国外带回了一盒麦丽素巧克力。我从来没吃过奶油味那么浓的巧克力,吃了一粒就停不下来,生怕哥哥姐姐们跟我抢着吃。阿嗲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说,你慢点吃,都给你吃,我把它藏在一个只有你知道的地方。他领着我进入他的房间,把巧克力藏在五斗橱的盒子里,还加了把锁。他把钥匙挂在另外一个柜子里的夹缝里,让我伸出小手去摸摸那把钥匙,告诉我只有我知道这个地方。以后,只要有好吃的或好玩的东西,阿嗲都会藏在那个只有我们俩知道的地方,我为此得意了很久。
阿嗲烧得一手好菜。我爸妈年轻时经常要上长夜班,大多数时候,只有我和阿嗲两人吃晚饭。我最喜欢吃阿嗲做的豆渣饼蒸肉末,现在想来都要流口水。他耐心极好,将肉剁成极细的肉糜,放入碗中,加入酱油、料酒、姜蒜,大火蒸,待七分熟时,再放入豆渣饼一起蒸。蒸熟的豆渣饼包裹着浓郁的肉汁味,肉糜中又渗透着清香的豆味,两者相融,味道鲜美极了,我每次都能吃两大碗饭。
晚饭后,阿嗲会搀着我的小手,坐到马路边乘风凉。《山海经》《白蛇传》《天仙配》的故事都是从阿嗲嘴里听来的,我每次听得入迷,仰望着天空,想象那里是不是真有天宫,仙女会不会下凡,幻想着有一天也能遇见仙女。可能听多了阿嗲讲的故事,后来我也开始走上了编故事的道路。
听我爸说,阿嗲手很巧,年轻时做过木匠,家里的碗橱就是他亲手打造的。记忆中,这顶碗橱一人多高,上下两扇门,上面是隔板,里面放置着大大小小的碗,下面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锅子。我爸不无骄傲地说,老爷子做的碗橱,一根洋钉都没有。那时候,我还不明白,一根洋钉也没有的碗橱有什么好夸耀的。长大后,我才明白,原来阿嗲做的碗橱不仅要将树木刨成木板,还要用凿子将木块凿成木榫插接起来,既美观又结实。我爸也想仿制打造一顶书架,折腾了几个晚上,书架是做出来了,不过他说,这精致的木工活也只有老一辈的人才拿得出,我没办法做到像老爷子一样一根洋钉也不用。这手艺到你们这一代,估计要失传了。
阿嗲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许多温暖的点点滴滴。冬天一定要给我灌个汤婆子,外面还要套一只布袋,生怕我烫着;我不小心掉落的鸡蛋,他会捡拾起来吃掉;站在校门口接我时,四处张望的瘦弱身影……一转眼,阿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年了,但是又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