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项元汴 退密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槜李文人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楹。

云烟散似飘天籁,明史怜他独挂名”。

喜爱书画的朋友一定都会知道项元汴这个名字,因太多法书名画上都有他的印章。他还喜欢在书画作品后注明“其值××金”。传说他部分印章为文彭所作,未知真假。他的印章特别多,内容不拘一格,斋号如大名鼎鼎的“天籁阁”“绿野亭““蘧庐”“虚朗斋”“六艺之圃”“博雅堂”“若水轩”“墨林堂”;字号及赏鉴印有“子京所藏”“元汴”“子京父印”“墨林”“墨林外史”“墨林懒叟”“墨林主人”“墨林山人”“墨林生”“墨林子”“项叔子”“净因庵主”“赤松仙史”“煮茶亭长”“漆园傲吏”“南华仙史”“惠泉山樵”“鸳鸯湖长”“香严居士”;言志寄情、自矜身份或陈述身世的有“西楚王孙”“帝匋唐之苗裔”“从吾所好”“神品”“桃花源里人家”“子孙永宝”“平生真赏”“槜李”“桃里”“沮溺之俦”“宫保世家”“游方之外”,别开生面。

项元汴是中国书画史上最大的私人鉴藏家,收藏甲于海内,极一时之盛,与文徵明父子、仇英、董其昌等大书画家关系密切。他的收藏活动“上承吴门,下开华亭”,甚至规范了清代内府“石渠宝笈”对历代名作的品评,对书画史影响巨大。

这方“退密”葫芦形印,语出《易传·系辞》上篇:“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意思是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形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之意。古书画中著名的葫芦形印章不多,因其难于分布,常见的有“三希堂”、戴本孝的“真赏”。此枚“退密”以小篆入印,不考虑文字与印章形状之间关系,只求篆法古雅,制作精良,这种方法在异形印中多用,战国古玺、秦汉印中时能得见,圆形、异形印章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即文字适应印章形状,因形布文,笔画充满印面;一即只凭文字本来形状,不顾印章外形。

项元汴工绘画擅书法,山水学黄公望、倪瓒,尤醉心倪瓒。据说他每绘一画必自题跋,其词句之累赘与钤印相类,以至一些求画者常需花钱贿赂其仆从,“伺元汴画毕即刻取去,以防其题识”,戏称“免题钱”。不过他乱盖印的习惯似乎也引领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也成为书画流传有序的有力证明。

项元汴家学渊源,自他开始又在书画收藏上打下了坚实基础,子孙尚能承其余绪。长子项穆著有《书法雅言》,持论过高,略显空洞。其孙项圣谟,画名彰著,曾在各地博物馆内见其画作,山水为主,兼法宋元,别树一帜,极富个性,过目难忘。

有传说民国年间,故宫一半宋元名画上都有项元汴的印章,所以有人说他撑起了半部中国美术史,可惜的是,明朝末年,清军攻破嘉兴,天籁阁中藏品散失殆尽,天籁阁亦不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