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在钟楼享受养老服务“零距离”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淑君 潘虹

“医生,我高血压、糖尿病的药都没了,麻烦你帮我开点。”“医生,最近我觉得胸口不舒服,经常大喘气,我想从养老病床调到医疗病床去。”……这样的诉求以前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在养老机构,都很难得到快速解决。但在钟楼区,随着将“医养结合”养老产业作为发展医疗大健康产业的重点来抓,好几家养老机构和少数市民家中,这些问题已经能够得到快速响应。这是钟楼区积极探索政府牵线搭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逐渐走出的一条居家上门服务、家庭养老床位、长期护理保险床位和家庭病床“四床融一”服务的医养结合新路子。

据悉,钟楼区在全国首创的“四床融一”、床位转换还获得了省卫健委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家庭病床,让医疗服务“零距离”

“最近老人胃口不大好,吃的少了很多,不知道是天气原因,还是高血压又犯了,要麻烦你们帮忙来看看。”收到杨兴玉老人家属发来的信息,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369”专业医护团队立刻上门,给杨兴玉进行健康评估后,及时设立了家庭病床。

75岁的杨兴玉是高血压高危人群,7年前突发脑梗死,偏瘫多年,行动不便。为了能解决老人皮肤感染、高血压调理、康复治疗等问题,医护团队每周定期来给老人进行床边巡诊,老人有紧急需要,也会及时上门服务。医疗团队在日常巡诊中发现,杨兴玉老人经常会漏服药物,血压控制不稳定,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在体格检查中,还发现她腋下有一个拳头大小的肿包,疑似乳腺癌肿块,当即联系了家属,并协助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诊治,避免了病情的恶化。

家庭病床是指对需要连续治疗,又需依靠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患者,在其家中设立病床,由指定医护人员定期查床、治疗和护理,并在特定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的一种基层医疗服务形式。

区卫健局基层卫生与政策法规科科长沈通介绍,部分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因为家属在居家医疗照护方面经验不足,老人容易发生褥疮、肺部感染等问题。家庭病床的及时设立,可以有效满足居民需求。今后,钟楼将继续培训指导更多这样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家庭病床的居家医疗服务。

床位转换,让医养融合“零距离”

“要整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连续性的医养结合服务。”钟楼区老龄办主任龚敏认为,医养结合中的“医”,不仅仅是疾病诊疗服务,还包括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

“这两天我哮喘的老毛病又犯了,需要住院治疗,经过评估,他们就把我的养老床位转换成了综合病床,各种治疗就在楼上,对我来说很方便,他们真的用心了。”在荷花池街道幸福天年老年公寓,记者参观了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该老年公寓合作,积极创建的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幸福天年老年公寓一楼面积300m^2,现作为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用房,开设全科和中医门诊。二楼作为老年公寓活动休闲场所,设立长者俱乐部,让“文化养老”真正落到实处。三楼面积1400m^2,作为综合、康复病房,设立床位50张。入住在养老院四楼至十楼的老人,可以随时享受楼下医疗机构24小时的医疗服务,成功打造“看病不出门,服务到床边,健康有保障,生活更安心”的“医养融合”一条龙养老新模式。

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幸福天年老年公寓自2016年12月牵手合作,成为全市首家无缝对接的紧密联动型“医养结合联合体”试点单位,开创了常州市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近年来,中心与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双向联动,“医养”资源分配合理化、精准化,已形成由上而下、统一规划、分工负责、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巧用相邻幸福天年老年公寓的地理优势,找到了新型‘零距离’医疗及养老结合点,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养老新模式,可向全省乃至全国积极推广,为其他医养结合点的创建提供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省专家组在前不久对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工作现场评估时给予一致肯定。

智慧康养,让整合照护“零距离”

在钟楼区永红街道玖玖江南护养中心,医养结合、智慧康养模式也得到了社会认可。

玖玖江南护养中心是全国首家落地护理中心牌照的养老企业,是业内首家整合照护系统使用单位。近年来,中心致力于以数字赋能医养结合,建立以IDT(跨领域专业团队)个案管理为核心的整合照护运营体系,专注于失能失智、术后康复及高龄长者的照护,逐步建立“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养老服务数字化、智慧化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玖玖江南护养中心坚持发展以“整合照护、个案管理”为重点的“跨专业整合照护”核心能力,整合全科医生、护士、康复、社工、营养、心理、护理等7大专业优势,配备107名专业人员,对每位入住的长者均实行新入住“七天关爱”计划,制订系统个案管理计划,定期评估个案实施进度。IDT案例累计达到了1000余个,专业效能的提升也让玖玖江南护养中心成为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在江苏省的唯一一家整合照护研究基地。

该中心于2020年陆续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德安医院、钟楼区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联体,并于2021年与常州市老年病医院成为医养结合联盟单位,为中心长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中心是全市长护险首批定点服务机构,也是江苏省首批五级养老机构。

“未来我们将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智慧化服务,合理整合资源,从医养结合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着手,在深入推进、深化内涵、深度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优质医养结合事业的新跨越。”龚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