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水养出的龙虾,本周尝鲜
日期:01-17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董逸 夏晨希) 武城村龙虾本月20日即将开捕。近日,村里刚刚完成了248亩池塘的标准化改造。“水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尾水,经过深度净化后,完全实现了循环利用,达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村委副主任陈南说。
据悉,武城村的池塘主要用于龙虾、螃蟹、鱼类养殖以及种植水生经济植物莲藕、菱角、芡实。去年底,武城村开始实施高标准池塘改造工程,养殖尾水净化项目是其中的重头戏。陈南介绍,以村里的西头沟为媒介,新建了“三池两坝”,即尾水排放后,先是汇入曝气池,再是经第一道过滤坝流入沉淀池,之后流经第二道过滤坝进入稳定池。
“进入曝气池中的污水在有氧的环境中,通过池中微生物对污水起到降解净化作用;之后,沉淀池利用生态浮床和浮水植物发达的根系拦截水体颗粒物并吸附沉降于此区域;最后到稳定池后,运用沉水植物巩固水质。这样一来,就构建了一个闭合式循环水养殖区域,实现了养殖尾水回用功能。同时,我们还新建了一体化泵站,需要补水的时候就从稳定池抽水并通过连通的管道输送至各个池子。经过处理后,目前水质已经达到了《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陈南说。
水产养殖,最重要的就是水质。陈南表示,水质好了之后,水草就长得茂盛。尤其是对于螃蟹和龙虾来说,水草既是遮光避热和躲避水鸟捕食的“保护伞”,又是脱壳时候的“必需品”。“想来,经过标准化改造后的池塘,今年养出来的龙虾、螃蟹品质肯定会更加出色。”
除此之外,村里还进行了池塘边坡整治工程,如拦网加固、清杂以及种植菖蒲、香蒲等水生植物,不仅能拦截面源污染,更起到美化景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