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每一趟旅行,我都会把参观当地博物馆列入行程,那是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情最好的方式。当历史变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文物,似乎就没那么枯燥。这些宝贝物件就像是一个个窗口,可以窥见古代的神秘世界。
陕西历史博物馆,“上下五千年”的缩影,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西安之旅,这里成了我的首站。
夏天的清晨,天色尚早,博物馆门前已排起长龙。隔着栏杆,望着博物馆的仪态,古朴庄重的历史韵味,别具一格的恢宏气势。“轴线对称、四隅重楼”的结构特点,突出了盛唐时期的风采。它是梁思成的弟子张锦秋女士的设计作品。
长队开始移动,鱼贯而入至序言大厅,迎候我的是似乎屡见不鲜的石狮。它亦并非寻常物,因其雕刻精美、造型雄伟而号称“东方第一狮”,是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顺陵前走狮的复制品。
进入展厅,历史长河如同一幅卷轴那般滚落,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现在卷轴上,安静在厅堂、铁柜,将自115万年的蓝田猿人时代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一一述说。
对视古老的蓝田猿人,我们共有的先祖,目光闪烁着智人的光泽,感觉得到相熟的共鸣;简单的符号文字,土陶的壶罐,流线的瓦,那是古人留下的珍宝,活在时间长河里的信物。
青铜时代,把我带到中国历史的一个巅峰时刻。西周青铜器,造型雄浑,纹饰古朴,铭文丰富,高超的工艺和精湛的书法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移步秦始皇画像前,一个伟大统帅伸手一指,引我步入一统河山的中华。兵马俑那一张张脸孔,或笑或怒或热情或漠然,汇成一个伟大而丰满的时代表情。
大汉雄风展厅,席卷中国历史长河的又一股强势风浪。古老纺车,织出一个时代的锦绣。新莽钱,见证着一场历史的重大变革。载歌载舞的伎乐俑,市井快乐依然。司马迁留芳于“史家之绝唱”,张骞打开了中国的世界视野……
踏入历史高光的灿烂隋唐,我们的脚步长久地停留于这段时光。
大唐长安,东方名都。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光芒万丈。鎏金铁心铜龙,昂首翘尾,金光闪闪。以黄、绿、褐、紫等颜色为主要釉色焙烧的唐三彩,绚丽了整个唐朝,让中华璀璨,令世界瞩目。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一枚枚唐代货币,度量着中国财富。童孺皆知的唐三藏,用17年的时光、5万里的行程,取得真经,荣耀大唐。唐墓壁画,镇馆之宝,20多座唐墓中的600多幅,其中5组18幅被定为国宝级。
瓷器,它的名字china。陕西耀州窑,青色刻花,碗碗碟碟的印花,那么清晰那么流畅。看,那一盏青釉提梁倒注壶,壶盖与器身连为一体,凤凰作提梁,狮子当流,腹部刻缠枝牡丹,梅花形注水口设于壶底中央,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注水时将壶倒置,待盛满后,将壶放正,滴水不漏,造型大气,设计独特,纹饰精美,釉色莹润。那是何等的精妙啊!
即使不再是帝都时的宋朝,长安仍以西部重镇和中心呈现出独特魅力。借一个油滴映照长安的亮度:宋代黑釉瓷,在乌黑的釉面上呈现银灰色的金属光泽的小圆点,似滴滴晶莹的油珠,十分美丽,称为瓷中瑰宝。还有曲江出土的元代陶马车,钟山石窟的莲花藻井,蔚为壮观的石窟寺、道教全真派祖庭重阳宫、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明末始建的天主教北堂……
太浩大,太深久,从历史深处走来,脚走软了也还只是走马观花。站在博物馆外的朗朗晴空下,回首这栋唐风格的建筑,真实地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豪迈。
陕西是一支歌。她将黄土高原的豪放、关中平原的坦荡和秦巴山区的雄奇融汇在自己悠扬而久远的旋律之中。
陕西是一首诗。她用独特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描述了远古的艰辛劳作、西周的森严礼仪、秦代的赫赫军威和西汉的漫漫丝路,还有魏晋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的强盛辉煌。
陕西是一座宝藏。她珍藏了远古先民弥足珍贵的馈赠和十四个古代王朝兴衰存亡的历史,拥揽着各类绚丽多彩的文化遗存和无数精美绝伦的文物古迹。
博物馆,“祭祀缪斯的地方”。陕西博物馆之旅,千秋风云三秦地,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