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超级“充电宝”护航制茶“尖峰时刻”

日期:01-17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杰 彭迪 秋冰) 4月10日上午,在溧阳市天目湖镇田家山村,一辆移动储能多功能电源车停靠在玉莲茶场,通过并联接入用户侧配电箱,提供额外功率补偿,有力保障制茶高峰期突增的电力需求。这是移动储能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制茶企业,为全省供电企业缓解局部特定时段的尖峰负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溧阳有各类茶企300余家,茶叶种植面积7.2万亩,年产量约1300吨。溧阳南山、北山两个产茶区内,制茶企业已普遍采用电气自动化生产线,在清明前后制茶高峰期,电网负荷猛增,最大负载是平时的十几倍,导致制茶大户不得不错峰开机。

今年,溧阳供电未雨绸缪,积极探索储能在配电网中的新型应用,联合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部门,创新引入移动储能及功率跟随技术,为解决投资收效比和供需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据了解,通过配置一辆150千瓦的移动储能多功能电源车,就近接入制茶大户,就如同一个移动超级“充电宝”,可在负载率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充电,负载率超过80%时实现毫秒级跟随控制,由储能设备对用电企业进行功率补偿。这种削峰填谷方式,实现了为用户“临时增容”和为台区“动态增容”的双重效果。

针对制茶企业用电负荷特性,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还在社渚供电所试点“绿电存储+转移消纳”技术,通过一台30千瓦移动储能方舱,将供电所屋顶光伏发电就近转移至3公里外的一家茶场实现高峰消纳,使“绿电”和“绿茶”实现完美融合,且有效解决了制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末端低电压、三相不平衡等问题,为茶产业增添了一抹“科技绿”。

下一步,供电部门还将积极探索光伏、储能等设备的场景应用,有力推动“源网荷储”柔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