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谨防情绪“中暑”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3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七轩) 随着梅雨季的结束,常州进入了“三伏天”。近日,因天气炎热引发车祸,被送往市七院急诊医学中心救治的患者有增多的趋势。连日来,已有十余位交通事故伤者送医,其中有一起四车相撞,还有十余位患者因电动车摔车、碰撞来院就医,且多以年轻人为主。
经过市七院积极的救治,伤者均无生命危险。市七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丽介绍,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容易令人心烦意乱、焦躁不安,驾车时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更容易让人情绪失控,即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从事体力或脑力活动,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造成脱水、疲劳、烦躁,从而引发一系列认知功能下降、操控失误、行为异常等。
刘丽提醒市民,夏季炎热,驾驶员不但要给身体避暑,也要给自己的心情“避暑”,不管是骑车还是开车,都要慢一些,不要让情绪“掌控”方向盘,避免酿成交通事故。
如何防止情绪“中暑”?
链接
1.吃一些清淡开胃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和维生素;
2.保持充足的睡眠,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开车时尽量打开空调,同时也可适当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可保持头脑冷静;
4.咀嚼口香糖有助于提高积极情绪,对驾驶人的情绪、躯体感觉及驾驶行为有着积极影响;
5.车内可以适当听轻松的音乐,放松紧张的神经,疏解烦躁的心情;
6.尝试与前车保持一定车距,缓解跟车时的紧迫感。
7.驾驶电动车时做好防晒措施,中午等高温时段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8.在不影响安全的地方适当停车休息,使情绪平缓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