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立足我国当前发展大局、面向未来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关键一招。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变革正处在关键时期。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各国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强,都不约而同地将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主动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方面,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引领科技创新和资源配置,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另一方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突出的特征,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全链条转化放大效能,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不断开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以新能源车为例,江苏省新能源车产业涵盖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链条,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首位,仅在常州市就覆盖了动力电池生产32个主要环节的31个,集聚了30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要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这一重要要求,为统筹推进人才发展各项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江苏的高校、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新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现有研发人员117万人左右,全国65%的院士、40%的国家级人才在江苏创新创业。江苏正充分利用人才优势积极开拓“人工智能+制造业场景”应用,努力把江苏的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致力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将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过程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安上新引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拉动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激发增长潜能、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最有效方式,只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新优势,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优势。继新能源之后,常州正在全力竞速合成生物产业新赛道。2023年11月1日,常州出台“合成生物十条”,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的城市,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将常州市打造成为长三角一流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预计产值超千亿元规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在新征程上,必须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创新的舞台,实现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在内的全面创新发展,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成色更足、底气更足。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