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集结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为破解干部借调衍生出来的一些形式主义问题,今年全国多地不断严格借调程序、规范借调干部管理。而要在根本上杜绝借调乱象,不能止于政策上的原则性要求和暂时性的清理。要知道,几年前,就有不少地方对违规借调开展过力度不小的清理工作,然而这一问题再度引发中央重视和社会关注,说明它依然尚未根治。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其一,要针对借调,出台更明确的制度性规范。比如,一个部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资格向外借调人员,需要履行怎么样的程序,是否要向上一级部门报备,由谁来监督等,这些都应该公开化。其二,要对编制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尽可能铲除滋生借调的土壤。各部门的编制资源安排,既要符合总量控制的原则,也要从实际出发,依据权责来进行精准合理分配。借调乱象既是值得注意的“灰色地带”,反映了编制资源分配上有待进一步精准化的“弹性空间”。
——朱昌俊
近日,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细看相关报道,组建“锅包肉办公室”的设想,源于近期吉林市举办了世界锅包肉大赛,据说效果不错,当地认为应该有一个机构去专门负责、推广锅包肉。但是此事为何引发热议,尤其是还有不小的争议,也值得正视。对于名目繁多的“某某办”,公众是有记忆的。既然目前该机构的设置还在论证中,那么就不妨在正式挂牌前,把相关工作内容、机制、流程、考核等问题都理清楚,也更好地回应公众关切。从吉林市有关职能机构的角度来讲,大可以将来自公众的围观和质疑当作一种鞭策,转化为“把好事办好”的动力。成绩就是最好的回答,不妨看吉林市接下来如何做、做得如何。毕竟,“吉林锅包肉”的招牌响不响、口碑好不好、传播度有多广、接纳度有多深,公众也是可以清晰感知的。
——与归
日前,有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新面孔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此类硅胶人脸面具有可能被用来逃避监控识别,从而增加违法者身份确认的难度,也有可能被用于绕过人脸识别技术,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盗窃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人脸面具乱象更提醒我们,换脸技术被滥用的风险不再局限于虚拟空间里,相关技术风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肉身周围。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当然应该保持警惕,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但也要看到,商家制作一张人脸面具,只需要用户提供一张照片,或通过3D扫描技术获取人脸图像和360度人脸照片。如此防不胜防,正说明要保护好信息和财产安全,单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监管部门、网络平台、相关企业多方形成合力,引导科技向上向善。
——李勤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