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中医医院成功进行巨大腹外疝修补术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曹艳 潘英
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大多数情况下,疝仅仅表现为一个小鼓包,不痛不痒,因此部分患者会忽视甚至认为无需治疗。但随着病程的延长,疝会越来越大,症状也越来越明显,还会出现并发症,甚至发生嵌顿导致肠坏死,严重危及生命。近日,武进中医医院普外科为一位罕见巨大疝气的老年患者,成功进行巨大腹外疝修补术。
几年前,周大爷发现左侧大腿根部出现一个小鼓包,摸起来软软的,稍微一按就消失了,平常也不痛不痒,因此也没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越来越大,走路和活动时感觉明显不方便。前不久,周大爷来到武进中医医院就诊。
经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军杰检查发现周大爷左下腹肿块已经有小西瓜大小,平躺后回纳消失比较困难,站立后立即再现,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刘军杰考虑到如此巨大的疝气,腹腔镜手术完全剥离比较困难,术后容易发生阴囊积血积液、血清肿等并发症,为此采用常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
术中,刘军杰发现腹腔部分肠管以及大网膜粘连在巨大的疝囊内,阴囊被压迫,睾丸和精索完全离开各自正常解剖位置。他仔细谨慎地将巨大的疝囊完整解剖并切除,同时用补片对腹壁缺损处进行修补。与常规疝修补不同,疝巨大,又要保证不复发,需要谨慎寻找新的修补支撑位置进行补片与周围组织的固定,确保修补牢靠。手术非常成功,术后4天即可出院。
刘军杰介绍,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游离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疝气作为外科常见病,很多时候即便患者被明确诊断,但由于初期症状对正常生活影响并不大,所以往往不受患者重视,直到患处鼓出、疼痛,才匆忙就医。刘军杰解释,得了疝气,就像好好的衣服破了一个洞,如果不补,洞会越来越大,容易引起并发症,同时越拖越久,治疗更加困难。
疝病不能自愈,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在临床上,腹外疝的手术方式较多,分为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医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年龄段的病人,采取个体化定制手术方案,目的是更加安全可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目前,普外科疝气手术微创率达95%以上,术后病人肚皮上只有三个钥匙孔大小的小切口,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患者2—3天可出院,3—5天可正常上班。
刘军杰提醒,得了腹外疝不可小视,莫以“疝”小而不为。切不可因“疝”小而掉以轻心,导致病情加重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消除隐患,保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