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一个有情有义有趣的灵魂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余光中先生说,如果他要出去旅行,他会找苏东坡;他说苏东坡是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事实上,东坡一生坎坷,三次遭贬,越贬越远,直到海南,可即便如此,也“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致信友人都不忘“呵呵”两声。那么900多年后,当肖声天遂人愿、寻迹而至儋州的东坡书院时,心里会不会也“呵呵”呢?

肖声没有说,只是从一个新闻人的视角,以一个景仰者的膜拜,探访和感动于此间的“东坡遗风”。当然他也提到他曾参与编著的《苏东坡的常州情缘》一书陈列于斯,或许勾起陈年旧事、往日情怀。

人们喜爱东坡,是喜爱他无论顺境逆境的豁达乐观,是喜爱他尝尽人间冷暖的有情有义,是喜爱他苦中品出乐来的机智有趣。往事越千年,我们是通过他的诗词文章、趣闻轶事,感知他的赤子之心,知道他是性情中人。想来,文字真是奇妙的东西,它传达的意象、迸发的光芒,可以时空转换、交叠积淀,可以心领神会、传情达意。这不,看了肖声的《肖声之声续集》,感觉就像在和老朋友面对面地聊天。

肖声有情如斯。他讲他年少家贫辍学,老师、同学、胞弟如何助他复读;讲他当年在大街上卖冰棍的时候得知考取北师大;讲他在为北上路费而焦虑不已的时候,学校和同学雪中送炭,所以他“毕生难忘母校恩”。他讲他寻访同窗12 年、失联25载的老同学的故事;他讲与他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的过往,纸短情长、静水流深。肖声的亲情、友情、深情、恩情、柔情、痴情,都在文字间漫漫铺展,令人动容。肖声讲到爱情和婚姻时,虽称是“突击”,但也有故事,还很别致,因为他们是同窗夫妻。20多年前肖声退休了,但他“退而不休”,创办了一所半公益性质的阳光培训中心,一干又是十五个春秋。而后,“从此日月归自己”,他开始携妻携友,时常“山间之清风、江上之明月”,照片上的小表情、微神情那是特别丰富。

肖声有义如系。他急人之所急,两天一夜“赶出”4万字。他想人之未想,从关注青少年犯罪到编辑出版《当代家庭教育指南》,一时洛阳纸贵。他纾人之所困,有关方面建公益球场缺资金、缺资源来找他帮忙,他也是义不容辞,办得周全得体、满堂喝彩。书里涉及有名有姓的人很多,这自然是肖声的记者生涯和社会活动所致,但是能列出这么多的人名,要么是用心记住了,要么是用心记录了。东坡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看来肖声也是差不多。行笔至此,脑海里突然冒出“系马高楼垂柳边,相逢意气为君饮”的意象来,或许时光倒转数百年,肖声还真是一个侠客。

肖声有趣如此。这个“趣”体现在他的“折腾”里,体现在他的故事中,自己说“此生,大多年华都是在党报工作”,但办报也办出故事来,比如评常州小姐,比如论钓鱼比赛,比如“折腾个新集子出来玩玩”。这几年一玩就“玩”出了好几本书,50万字《准句号》馈赠亲友,15万字《事后诸葛亮》点评赛事。本书谓“肖声续集”,也有30万字,闻其言感觉是“边角料”凑出来似的,呵呵!其实内容丰富翔实、妙趣横生。海南寻房白马井越冬养生,那是“何妨吟啸且徐行”;从海南打“飞的”去西安看球赛,那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印象中的肖声一直在路上,为趣所趋、乐此不疲,自言“船到桥头自然直,走起!”

肖声者谁?陈德荣也。当年龙城报坛的闯将、社会活动的先锋、新闻革新的虎帅,印象之中就是“拼命三郎”、快意乾坤,总能“折腾”出许多新调调、新套套来,按他如今的话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不按常规办事”。现在编个集子出本书,美其名曰“主意自己拿,又无须任何领导批准”。其实,感觉陈先生好像也不怎么把“领导”放在眼里。这么说好像他不尊重领导,其实不是的,他既尊重领导的人,更尊重领导的事,但就是对“领导”这两个字不怎么上心,虽然他常把“领导”挂在嘴上。平实、率性、真诚、有韧劲,众人无不觉得陈先生不唯书、不唯上,属于只唯“事”而不拘一格。

就说他编的这个肖声之声的续集吧,也是自由发挥、随心所欲,里面有散文、特写、随笔、杂感、报告文学、短篇小说、文艺评论、体育评论等等,像个“大杂烩”。不过看起来,倒也“文似看山不喜平”,别有新意在其间,“有缘者”大可一读,那确实是“海接着天,天连着海,海天一色,辽阔苍茫,心旷神怡”的自由自在、信手拈来。

陈先生采访克里木,说这位歌唱家“样子不严肃,思想很严肃”,我看陈先生也是如此,作文很率性,洞察很深刻。他写“一锤定音‘天目湖’”就深有体会,“党报威力,可见一斑”。他主办《延陵周末》12年,出版报纸600期,坚持做到了两点:一是政治上绝不打擦边球,二是每期都有一两篇可读性强的佳作。实是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内行人、事业上的带头人,在今天的常州新闻界,能达到这样水准的,依然不是很多。陈先生确是后学榜样。

周国平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感觉陈先生就没有“回归”过,退休如许多年,一直在“折腾”,一直在行进,也一直在圆满,写了一辈子稿,出了十多本书,总有两千万字吧?“苦头是吃尽了”,但他说“越是这样经历曲折,幸福才越有滋味”,接着还要跟上一句:“你说对吗?”事实上也是,许多的苦难、酸痛、眼泪,经过岁月的洗礼,都变成了丝丝的甜、淡淡的香、微微的笑,或者就是“呵呵”的乐。

“呵呵”的背后意味深长。有人统计过,苏东坡给友人的信中出现过40多次“呵呵”。“呵呵”是什么意思?是喜还是悲?是炫耀还是无奈?是无话可说还是不屑嘲讽?各各不一,但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纯净、通达,自由、温暖,诙谐、平实,是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是艰辛苦难过后有情有义有趣的灵魂。

多年未见陈先生了,那天电话里依然声如洪钟、中气十足,实在想不到他竟年逾八旬,感觉却一如当年。这个最近的“当年”是2012年,那时候陈先生出版《肖声之声》,我遵嘱写了篇短文志贺。转眼间现在是2022年了,陈先生出版续集,我再续前缘写篇读书心得致敬。2012年到2022年,这是一个特别的十年,也是一个伟大的十年,那就期待下一个更伟大的十年吧。陈先生,你说对吗?

汪忠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