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充分凸显党中央“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的重要理念。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不断迈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势必要从数量增长、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向质量提高、内涵发展的模式转变。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宝贵经验,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

近三年,常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建、改扩建学校93所,竣工71所,增加学位7.2万个,竣工学校完成投资98亿元,“大校额”“大班额”问题进一步缓解。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连续三年“只增不减”,2023年较上年增长5.59%。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常州市373所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省定办学标准。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明确回答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大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增进学生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一步强调教育“五育并举”的突破点在于“身心健康”,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

常州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方法,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能堪大用。

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教育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把国家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有机统一起来,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注重机会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的、公平的、美好的、高质量的教育,对于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常州市以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为抓手,在教育投入、支出结构方面重点发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大幅提升。截至今年,常州市6个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已全域创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3个辖市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实地核查,钟楼区获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称号。

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引进来”和“走出去”是促进教育国际交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媒介,对于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引进来”要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打造国际教育平台,促使各国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推动优质师生向国际流动。

常州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出海”行动,推动7所高职院校在南非、印尼、越南等8个国家布点“鲁班工坊”“丝路学院”“郑和中心”等5大类产学项目。截至2024年6月,全市现有经教育部审批通过或备案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多个。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