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赏罚分明,方能服众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南方医科大学老师俞莉“抢救病人迟到被罚”的事,激起广泛的社会讨论。舆论非常罕见地几乎一面倒地批评校方:处置严重不当,不仅寒了一线老师、医生的心,更违背了医者仁心、生命至上的誓言。

在医科大学里任教的老师,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大多数一边是老师的角色,要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另一边又有医生的职责,要坐诊看病做手术。这两种角色,在平常自然有教学相长、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优点。但是一遇到“抢救与上课”的冲突,极其考验管理者的处置水平。

笔者尝试从校方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做法,推测其出发点可能是:你虽然救了人,但确实迟到了,如果不依规处罚,以后别的老师迟到了,都说是抢救病人去了,那还怎么管理?

其实不难,做到“赏罚分明”即可。具体方法也简单,校方可以下发两份通报。第一份通报照章办事,详述老师迟到的事由,表示虽然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但按照学校的制度规章,该罚就罚,扣除当月奖金2000元、取消年度评优资格都可以。第二份通报则是表扬嘉奖,重点申明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精义所在,然后宣布奖励20000元,颁发奖状锦旗,以此表明态度。某种意义上,管理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既要照章办事,铁面无情,又要实事求是,通情达理。

或许此事还有更多隐情等待揭示。在仔细看了“抢救病人迟到被罚”通报之后,我有一种十分别扭、奇怪的感觉。一般说来,此类通报都是言简意赅说明事由、处罚决定即可,它却用了非常大的篇幅去讲述俞莉老师如何敬业、病患的情况多么危险、抢救多么及时,精确到了几点几分。这太反常了。读完这份通报,让人情不自禁地心生一种困惑,其潜台词好像在说:我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们也不想处罚这位救人迟到的老师,我们把来龙去脉摆到大家面前,大家自行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