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加装充电口是破解“入户充电”难的关键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日,笔者实地走访新北、钟楼等地一些老旧小区,发现有多家小区正在“紧急”加装电动自行车雨棚、充电端口。探询之下得知:今年2月23日,南京发生一场导致15人死亡的火灾事故,据权威通报,火灾为住宅楼架空层电动车停放处起火引发。此后,多地加强了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整治,加快推进户外公共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的安装。

近十多年来,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目前常州登记在案的电动自行车超过350万辆,另外还存在为数不少未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在常州中心城区,平均每户家庭拥有1—2辆电动车,甚至家庭成员人手1辆的情况亦不鲜见。

另一方面,因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也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79起,其中6—8月的夏季共接报并处理了40余起。今年截至5月19日,也接报了59起自行车起火的警情。

虽然早在2021年,国家就颁布了“入户充电”禁令,关于携带电瓶、推车“入户充电”的风险,车主也大多心知肚明,一些地方还使用梯控等“神器”,但现实中各种安全隐患依然屡见不鲜。堵不如疏,笔者认为,“入户充电”很大程度上是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根本原因是户外的公共充电端口太少。

电动自行车虽小,却关乎民生大安全。要破解“入户充电”难题,消除火灾隐患,加装充电端口是关键。一般来说,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与充电端口的比例是4:1或者5:1。以笔者所住小区为例,电动自行车的总量约在2500辆,粗略测算,至少需要500个充电端口。但实际上,目前只有400个左右。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的加装工作,几乎每年都会将其列入民生实事工程。笔者从住建部门了解,2021年,常州电瓶车端口就加装了1.77万个,2022年3.75万个,2023年2.24万个。3年一共装了7.76万个充电端口,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与庞大的电动自行车数量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当前,常州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的缺口问题,最突出地显现在老旧小区上。老旧小区因为建设年代早,没有规划相关的充电端口。加装充电端口,涉及经费、选址、规划、施工等多个环节,其间会遇到人行道挤占、绿化带占用、停车位改造等诸多难题。需要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勇气,各级、各部门要挺膺担当,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需要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巧思,充分利用小区里的边边角角,排摸出符合条件的充电点位。需要有“一盘棋”的格局,住建、供电、消防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要主动打破壁垒,更多企事业单位、园区也要参与进来。毕竟,单位是白天上班时充电,而小区大部分是在晚上充电,白天的充电场景对人身财产安全更有保障。

当然,加装充电端口只是解决“入户充电”问题的第一步。要真正消除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还需从电池的研发生产、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置、销售等多个环节上加强监管,多方聚力,久久为功。尤其是对常州来说,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更具意义。常州不仅是骑行电动自行车的大市,也是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强市,是国内80%以上两轮电动车品牌集聚地,有小牛、速派奇、绿能等知名品牌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企业40多家,年产量约300万辆。2023年,常州市出口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电动滑板车达31.7亿元。电动自行车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前景广阔。

电动自行车是个新生事物,在中国流行不过二三十年。长远来看,随着监管的强力整治、充电端口的普及,“入户充电”的现象会趋向减少。再加上电池技术的更新换代,因之而起的火灾也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假以时日,最终一定会彻底根治电动车充电起火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