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未来30年常州乡村的现实模样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江南燕 理论专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共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旭江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常州新路径,系统破解城乡建设发展均衡性不足、统筹联动能力较弱等深层次问题,提升全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水平,在万亿之城新起点上努力打造未来30年常州乡村的现实模样。
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建设,要提高站位、把握大势,切实增强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坚定性自觉性。一要把握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的重要意义。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看,这是决胜之要;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看,这是重要抓手;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角度看,这是重要引擎。二要把握“千万工程”经验内在的科学制胜密码。我们要悟透善谋全局的系统思维,要悟透实事求是的问题导向,要悟透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三要把握常州乡村建设面临的大好机遇条件。纵观我市当前乡村建设发展形势,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发展基础好、前期工作实、百姓期盼强。
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建设,要抓住重点、突出亮点,切实打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去年以来,常州以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为抓手,明确建设10个以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片区、100个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00个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标村庄的目标任务,加快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常州样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紧扣《行动方案》的目标导向,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打造一批实力乡村、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幸福乡村、活力乡村。一要坚持重面子与重里子相结合,以片区整治引领农村环境“美”起来。二要坚持搞建设与兴产业相结合,以特色产业支撑农民群众“富”起来。三要坚持强基层与暖民心相结合,以善治推动乡村治理“好”起来。
推进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建设,必须精准发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十百千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建设过程中绝不能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稳扎稳打,确保不跑偏、不走样、不落空,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工作经验。一要示范引领、抓点带面,防止“一锅煮”。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三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防止“一阵风”。
当前,美丽乡村“十百千工程”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我们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增强历史耐心和发展定力,始终保持韧劲、钻劲、狠劲、拼劲,推动全市乡村建设工作干出特色、干出亮点、干出示范,为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答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