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街道“焕新”老年美好教育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孙婕 何奕欣
通 讯 员 邓燕茹
上周一下午1点半,在潞城街道综合文化站1楼焕新归来的老年大学教室外,学员们上课热情高涨,门口挤满了人。
“以前是小学那种课桌凳,比较矮,坐着不舒服。现在全部换新了,还铺上了桌布。”冯丽娟今年57岁,曾在此学过声乐课,她说,拆除隔间后教室面积扩大了,左侧配套了舞蹈课需要的墙镜和把杆,水泥地铺上了木地板,小音箱升级成立体环绕音响,更新了投影设备,就连灯光也更亮了。除此之外,文化站1楼新增了乒乓球室,为老年人提供训练场地;还计划将走廊打造成展示书画作品的“文化长廊”,摆放桌椅为老年人提供下棋看报的休闲场地。
对学员而言,惊喜远不止硬件环境的改变。随着新颜值的潞城街道老年大学投用,学校加强了师资配置、丰富了课程设置。在保留原有声乐、锡剧课的基础上,新增了越剧、手机摄影、民族舞、健身气功等6门课程。
潞城街道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邓燕茹表示,更好的教学条件给予拓展教学内涵的空间,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带来了学员数量的显著增长,每门课程基本满员,较升级前人数翻了两番,有力拓展了潞城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越剧课邀请欣韵越剧团团长杨玉新担任老师,课程一开始,杨玉新邀请同学们上台体验越剧服饰,通过简单的动作表演让大家迅速“破冰”。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其经典选段。“我们先学习一下发音,大家注意用横膈膜气息,打开后音腔。”杨玉新逐字教学、逐句领唱,纠正学员们的音调、唱腔、演唱速度等。
检验成果环节,杨玉新邀请学员们上台“一对一”分角色合作,朱多娣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台表演,“速度可以快一点,不然气息会乱。”表演结束后,杨玉新提出建议。虞雪中、秦立岗作为仅有的两位男同志也踊跃上台,自信大方的台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叫好。
“这边教学环境很好,空间大、有镜子,很适合带着学生们一边唱一边做一些基本的手势动作,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之后我会教大家一些简单的台步,带着大家跑跑场。”杨玉新表示,很多老年人来上课,都是为了追求年轻时没办法实现的梦想,作为爱好并不需要苛求完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有料、有趣、有意义!潞城街道的“美好教育”让老年居民们重回“青春”,城市向上,充满“年轻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