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居环境 扮靓幸福生活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何奕欣 冯杰 李佳蔚)6月18日,走进常州经开区丁堰街道常丰社区小园村,记者看到,村民刘毅仁和妻子谢育频正在门前打扫路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是石子泥土路,下雨天深一脚浅一脚的,现在水泥路打扫起来很方便。”刘毅仁说。
道路环通、场地平整,得益于邱家巷、小园村乡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去年年底开始,丁堰街道围绕空间优化、管线拆并、交通完善、设施提升等方面推进2个村庄整体村容村貌增“颜”提“质”,于上月底完工。
丁堰邱家巷、小园村形成于上个世纪,村庄位于沪宁铁路北侧、中车厂区南侧,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内部房屋密集,有大量菜圃、田地及林地,中部与西侧有池塘分布。“邱家巷、小园村历史悠久,设施陈旧,之前的环境整治规模力度都比较小,因此村民改善生活环境的诉求很强烈。”常丰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顾旭东告诉记者,社区工作人员前期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走访调研,梳理出村民关于环境改善的意见百余条,经过梳理归纳,发现道路拓宽、绿化补种、管线移植等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
“我今年74岁了,从出生起就住在这里,这次大规模的改善提升,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刘毅仁表示,村口竖起了美观大气的“小园村”村标,很多村民前去打卡;旁边5亩各家各户的自留地被格栅圈起,划分出整齐的种植区域;房前屋后的小菜园设绿篱围挡,石榴树等绿植砌筑了花坛。“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同时,我们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对房前屋后的菜地、绿植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留。”顾旭东说。
“以前线路很乱,既不好看,也担心线路老化起火。”小园村村民刘锡华说。这次提升整治工程按照“除废线、并散线、理乱线、巧走线”原则,将保留的有效线路合并,部分线路隐藏到地下,“蜘蛛网”乱象得到有效处置。除此之外,本次提升整治工程还进行了场地硬化,拓宽了村内道路,增设了多处停车场地。“以前路窄,很多村民只能把车停在村门口的路边,再走路回家。现在好了,家家户户车都能开到家门口。”刘锡华说。
在邱家巷活动广场有崭新的健身设施、可供居民休憩的文化长廊,这块小而精美的公共活动空间深得村民喜爱,村民刘荣明和陆培坚正在这边聊着天。“以前也有健身器材,但因为太久没使用都烂掉了,铺的塑胶地面也有破损。”刘荣明说。此外,项目对活动广场旁的竹林进行了规整,避免竹枝倒伏影响交通;对小池塘进行清淤,打捞此前村民随手扔进去的生活垃圾,全面提升小微水体水质;设置了垃圾分类投放箱,引导居民保护环境。
“我们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发挥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作用,进行日常巡查,组织保洁队伍每天进行管养工作,对零碎的路面、墙面破损及时修补,积极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顾旭东表示,社区还将继续提升邱家巷、小园村的乡居环境,对房屋外墙进行粉刷并张贴村规民约,发挥活动广场阵地作用,举办知识科普、政策宣传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