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一餐暖心饭 最抚凡人心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孙婕 周丽萍

“我真挚地感谢村委、爱心捐助快餐老板张未,能让我吃这么丰盛的午餐。”6月初,家住横山桥镇奚巷村的张利明给村委送上了一封感谢信,感谢村委和村民一直以来的照护。

张利明早年身体抱恙,如今腿脚不便后出门更少了,更别提去助餐点用餐,加上看病负担较重,他也放弃了养老助餐上门服务。然而一个多月前,村里送餐的宋建伟却给他带来了新鲜的饭餐,一问才知道是今年新选的助餐点李家坳老板主动免单的。

李家坳饭店距离奚巷村1.4公里,老板张未从小在奚巷村长大,早些年在工厂工作过,5年前开始经营自家的小餐馆,今年年初承接了奚巷村养老助餐服务。

“去年下半年陆续有村民反映之前的用餐口味不习惯后,我们就开始另觅地址,除了干净、卫生外,老年人喜欢的口味也成了主要考察点之一。”村妇女主任周丽萍说,李家坳饭店给村里及周边几个厂送午餐,用餐者普遍反映饭菜还算可口,于是经过村委商议、村民投票,年初尝试由该餐馆制作饭菜,定制2荤2素一汤,餐标为13.5元,其中村委补贴6.5元,村民自费7元。

张未对此十分重视,先烧了几个家常菜给村里老人品尝,询问味道,再根据村民的反馈一点点调试,大排、红烧肉、鸡腿、面筋塞肉还有应季的蔬菜,换着花样给村民做菜。每天凌晨张未去市场买菜,确保当天的饭菜全部是新鲜食材,才有了如今有口皆碑的称赞。考虑到老年人定一份午餐常常要吃两顿,张未的父亲主动接过打菜的工作,每个餐盒里的菜都压得很实,“一定要让他们吃饱、吃好。”

送餐员宋建伟也明显感觉订餐的村民对这家餐馆的满意,大半年来,老宋每天固定要送30多份餐,比去年翻了一倍。他还常常听到老人们说食物咸淡正好,有些离得近的村民直接到饭馆用餐,这里成了老邻居的固定聚餐点。“老板很照顾我们老年人,现场用餐还会增加免费的小菜。”张志林说,想要吃点新花样的订餐村民会结伴到饭馆用餐,超过餐标部分,自己补贴点,面筋塞肉、茭白肉丝、百叶结烧肉、老黄瓜汤……一顿午饭吃得很舒心。

空闲时候,张未喜欢到村里走走,了解村民对饭菜的满意度,适时调整菜单。今年4月在与村民交流中,张未发现有些村民家庭比较困难,于是萌生了做爱心助餐的想法,给困难家庭免单。“其实按照小张每天给村民烧的餐,一餐的市面标准是15元,但他仍然以13.5元的养老助餐标准接单,如果再给困难群体免单,我们担心他压力太大。”周丽萍说,张未多次表达了免单意愿,后经村委排查,选出了6户特困家庭“免单”,张利明就是在单人员。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养老+爱心助餐,张未一年自掏腰包3万余元。“人都会老,我有资源有能力,希望村里的老人们能安心吃好一顿饭。”张未说。

奚巷村是横山桥镇最早探索送餐入户养老助餐的村庄,通过“多元齐助力+居民得实惠”形成良性互动的共赢良好局面,一年多来,用餐人数只增不减,用餐年龄也从70周岁以上扩展到了60周岁以上人群。今后村委还将不遗余力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指数,统筹利用好各方资源,丰富养老助餐和爱心助餐形式,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乐享舌尖上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