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中瓣”技术拯救“心门”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陈荣春 李祉萱) 近日,市一院心胸外科完成一例经心尖途径导管内主动脉瓣植入术,并在此过程中成功通过“瓣中瓣”技术拯救“心门”,标志着市一院在介入瓣膜领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为老年主动脉瓣患者带来福音。
82岁的魏奶奶平时总感觉胸闷气喘,走几步路就要歇一歇。结合症状表现和相关影像资料,医生给出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必须通过手术治疗。
主动脉瓣是连接左心室与升主动脉的最重要的“阀门”,如果“阀门”关闭不全,会出现血液返流。随着年龄增大,心功能减弱,心力衰竭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将进一步加剧胸闷、气喘、胸痛、浮肿等症状,随时可能猝死。传统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创伤较大,需要开胸完成。而魏奶奶不仅年龄大,还患有重度心力衰竭、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属于此类手术的高危患者。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家属辗转找到市一院心胸外科副主任王斌。
经过细致评估并结合家属意愿,王斌团队决定开展经心尖途径导管内主动脉瓣植入手术,“这是一种介入性心脏手术,不需要开胸,只要用微创的方式在心脏病变处植入一个新的瓣膜,就能够恢复主动脉瓣的正常功能,这是目前行业内领先的技术”。
术后,心脏超声复查结果显示,瓣膜位置和功能结构均较为理想。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魏奶奶于一周后出院。
市一院心胸外科主任钱永祥表示,心脏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很可能由外伤、主动脉瓣退化所致,也可能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有关,建议市民出现心悸、胸痛、气促、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