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一面时隔14年的锦旗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刘歆韵) 5月29日,市二院血液科收到了一个从河南寄来的包裹,里面装着一面锦旗,旗面上用端端正正的字体写着——赠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生们:“细心爱心暖人心,医德医术皆一流”。曹XX携家人敬赠。落款时间为:二○二四年五月。

科里收到锦旗并不稀奇,拆包裹的护士拍照发到群里,问是哪位医生的患者,方便作个记录。只是万万没想到,竟没有一个人认领。医生们纷纷摇头,表示最近都没有接触过这个名字的患者。这下可把大伙儿整懵了,既然谁都不认识,那锦旗是从哪里来的?

盯着锦旗上的名字,慢慢的,一抹黑黑瘦瘦的身影缓缓从市二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杨建和的记忆深处浮现出来。是她?他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毕竟那已经是14年前的事了。

2010年深秋,小曹走进了杨建和的诊室。也许纯白的环境容易让人紧张,姑娘显得有些局促,她说自己莫名发烧有一段时间了,身上各处都不太舒服,老是会痛,所以决定来医院看看。杨建和心头一紧,这些症状听起来太像白血病了。

经过检查,小曹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种疾病发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很可能有生命危险。虽然有治愈的可能,但费用高昂,对患者家庭来说常常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当时小曹只有23岁,刚刚生下第一个孩子。得知诊断,她几乎精神崩溃,害怕病看不好,更怕没钱看病。小曹的丈夫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人,两人都没有医保,交完押金就再也拿不出一点钱了。小曹的母亲远在外地,连凑齐路费都很勉强,千里迢迢赶来后,每天坐在女儿的床边以泪洗面。

为帮助一家人渡过难关,市二院血液科一边积极治疗,一边想尽办法筹钱。医院为小曹减免了部分款项,科室的医务人员又集资为她垫付了一些,当时的老主任还为小曹争取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医生护士们安慰她:只管安心看病,别的都不要多想。在超过一年的治疗过程中,所有的费用几乎都是由团队为她解决的。尽管治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感染、积液轮番出现,所幸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曹还是熬过重重难关,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让小曹对市二院充满了感激和信任。2019年,因为想生二胎,小曹再次找到杨建和。如今,她家的二宝也已经5岁了。

市二院血液科曾给予的温暖和帮助,姑娘一直记在心里。她想做些什么来感谢医护人员们,可几年来奔波无常的生活让她难以分出心神去考虑更多。直到最近,小曹一家过得稳定些了,当初一闪而过的念头又克制不住地冒了出来,于是便有了那个装着锦旗的包裹。

“如果没有二院的帮助,我们不会有现在的日子,之前过得不好,也考虑不到这些,现在比较顺利一些了,就盼着再给医生们说句谢谢。”在久违的联系电话中,小曹一家人说道,朴素的词句里满含真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