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房北区综合改造提升全面完工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垚
通 讯 员 张宝仪 王羽柔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日,戚墅堰街道工房北区综合改造提升全面完工,4996户居民迎来“新生活”。该改造项目东起戚墅堰火车站,西至陈储河,片区总面积约62.8万平方米,涵盖144栋住宅楼,403个单元楼,惠及4996户住户。
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改造前,街道入户调研,我提出了外墙涂料刷新、楼道内部改造,没想到都实现了!”家住花溪社区的吴君毅惊喜地说。
戚墅堰工房北区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主体建筑、配套设施都已老化。为了让改造更贴近民情、更便利居民,打造更具人情味的社区,街道此前共走访4718户居民,根据居民意见进行改造项目清单的增设。
米红配色的外墙、整齐划一的墙面、增设的落水管、设计的空调遮挡……处处彰显着用心。楼道内,墙面重新粉刷、楼梯扶手出新并加设感应吸顶灯,还加装了智能监控以及坡道扶手,便利老年居民的生活。楼道外,增加了宅间停车位和停车棚,便利居民的出行生活。
家住6层的高学金每次上楼,都头疼没有休息的地方,如今6层楼均在中间楼层配备了座椅,方便居民在爬楼间隙休息。
让城市更新有温情
此次,戚墅堰街道围绕“一心一带两立交多点”进行景观建设改造,将戚墅堰的人文风情融入其中,让城市更新更有特色、更具温情。
年老失修的花溪公园焕然一新,成为了街坊邻居散步、赏景地。据了解,此次的改造面积达3.6万平方米,优化、翻新并修复了前口广场、景观桥梁、假山,增加东方小学候学空间、非机动车停车空间,丰富夜间灯效及公园小景。
改造后的小立交地下通道,整体外形如火车车厢,两侧的宣讲牌标注着戚墅堰地区铁路发展的历史,并配有新老照片,武装起义纪念碑、开往春天的列车、老厂房……一个个地标建筑物、生活场景勾起人们回忆。
出门十几分钟,走上几百米,就有一座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这是越来越多戚墅堰人的幸福生活。此次新增、改建了6处口袋公园,小而精的口袋公园不仅成为了居民出门遛弯的宝藏胜地,也成为了居民社交交流的绝佳场所。丰富的文化长廊,也为口袋公园增添了一抹历史气息。
便捷生活触手可及
“此次对社区服务、卫生服务、菜场、公厕、垃圾分类,进行了针对性的提升改造,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戚墅堰街道建设局工作人员潘志庚说。
提档升级改造的花苑社区卫生站不久前投用,配备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康复室、清创缝合室、输液大厅等功能科室,还增加了很多服务内容,如吸氧、雾化抽血化验、慢病申请等,让群众家门口就医更安心。
新建的站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三层功能区分区明晰。“之前没有地方排练,现在社区给我们提供了舞蹈房,我们可以尽情练习了!”站北社区“轻舞飞扬”艺术团的张阿姨说。
党群服务站还配备道德讲堂、站北“家和”家事纠纷调解室、法律公共服务室和法律援助联动点、警务室、“童心援”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多个功能室,为居民提供点对点菜单式服务,打造安全便民的宜居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