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买到“人造蛋” 消协帮忙解误会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常州新闻 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黄何源 庄奕) 5月14日,常州经开区消费者协会横山桥分会接到消费者孙女士投诉,反映其前段时间在一超市买的鸡蛋,煮后蛋黄如橡胶一般,用力捏都捏不碎,疑似“人造鸡蛋”。
接到投诉后,消协工作人员立即到该超市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孙女士购买的同一批次鸡蛋检测报告、进货单据一应俱全,不存在“人造蛋”的可能。为找出蛋黄橡胶化的原因,消协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分析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鸡蛋放的时间比较长,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长时间冷藏,蛋黄内的蛋白质出现凝胶化;二是鸡饲料中的棉酚含量过高,其中的游离棉酚、环丙烯脂肪酸等成分能与色素结合,使蛋清、蛋黄变色,并将蛋黄中的脂肪转化为硬脂酸,从而使蛋黄呈橡胶状。另外,鸡饲料中如果重金属含量过高,也有可能使鸡蛋变成橡胶状而不能食用。
鸡蛋的检测报告证明,该鸡蛋不存在棉酚含量过高或者重金属过高的情况。孙女士自述食用前将鸡蛋放冰箱冷藏近一个月。消协人员据此判断,是长时间低温冷藏导致蛋黄橡胶化。最终,孙女士打消了疑虑。
常州经开区消协提醒消费者,天气逐渐炎热,最好不要一次性购买过多的鸡蛋。此外,鸡蛋放入冰箱之前不能清洗,否则,水分从蛋壳表面的气孔进入内部后,里面的膜会被破坏,鸡蛋会因此更快变质。鸡蛋放入冰箱时,要保持尖头朝下、圆头朝上的状态,因为鸡蛋的气室位于圆头部位,这样放置可避免“散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