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听高晓声的讲座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40多年前夏日的一个下午,应好友潘英达老师之邀,著名作家高晓声乘吉普从前黄来到原镇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中文科(设于湖塘当年的教师进修学校内),为莘莘学子及相关人员做了一次文学讲座。

当年的高晓声先生第二次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不久,在文学界风头正盛。在大家热切的掌声中,一位身穿白色短袖衫,足踏布鞋,头发稀疏,右肩低,左肩明显高的小个子中年人走进课堂,落座,一杯茶,一盒红塔山(当年风行的高档香烟),讲座开始。

高晓声先生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主要讲了自己的创作思想及对自己若干作品的诠释。如对当年争议颇大的“主题先行”问题,高晓声先生讲了自己的看法。小说创作前“总会有了点什么想法,才会去思考体味一些生活,并须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东西。须对生活有深刻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其中会有闪光的东西出现”。他说《陈奂生上城》的创作,是他在外出时住了一晚宾馆突发奇想的产物:让陈奂生也住一夜这样的宾馆,会有怎样的故事产生呢?就这样,高晓声先生凭借对农民、农业、农村20余年的彻骨体察,写出了一篇载入当代文学史的杰作《陈奂生上城》。他又说,《鱼钓》(高的一篇著名小说)其实也没啥,就是说明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像小说中的“贼王”(偷鱼高手,为了偷条大鱼,结果被大鱼给拖走了)那样,脑筋动歪了,结果葬送了自己的一生。他不满意当年有些评论对他的作品做过度解读,误导读者。

高晓声先生侃侃而谈,大家屏息凝神,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讲课结束,大家兴犹未尽。从他身边走过,只听他喉咙里发出“豁落豁落”的声音,一口痰一直不下去。他患有严重的肺病,肺部切掉不少,还拿掉若干肋骨,故一肩高,一肩低。结束后,大家一起到马路对面的武进县招待所拍了张合影。记得拍完后他还说,你们要将姓名都对应着写在照片反面,否则,今后就弄不清是谁了。

这以后,我对高晓声先生更加敬仰了。我关注并阅读高老师的每一部文学作品,他的《79小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3年小说集》《高晓声1984年小说集》《大好人江坤大》《青天在上》等等,我是能买就买,不能买到就借了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