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初,难忘第一次站岗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离开军营整30年了,至今仍然难忘当新兵第一次站岗时的情景。说来奇特,我第一次站岗竟是在青海塔尔寺院里进行的。
1969年2月,我被批准光荣应征入伍。那年代能当上解放军是莫大的光荣。记得那年春节刚过,我跟随江苏入伍的新兵队伍集中到南京浦口车站,登上了运载新兵军列——闷罐子车厢。
闷罐子军列经过两昼夜长途跋涉,终于在第三天下午停靠青海西宁站。在接兵连长的招呼下,我们又登上盖着篷布的大卡车继续出发。行车途中,天气突然变化,大风刮起,天空顷刻灰蒙蒙一片,当时还不知道,这是沙尘暴来了。大卡车一直把我们拉到塔尔寺院门前山坡停下来。风刮得更大了,漫天黄沙飞扬,大家纷纷从车厢后面跳下车,站在山坡上居然都看不清对面的行人。我顿时感觉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味,脸上有明显的颗粒感,口鼻里也有沙土。正在我朦胧之际,一不留神差点被一阵狂风刮跑。多少年后,我仍记得还没有跨进军营大门,就被沙尘暴来了一个“下马威”的那种恐惧。
我入伍的部队正在距离塔尔寺院10公里外的山沟里执行战备施工任务,部队临时借用塔尔寺院场地训练新兵。100多名新兵被安置在18号寺院里,里面虽有多间殿宇僧舍,但设施极其简陋,吃水要到寺院外井里去担,照明靠点蜡烛,晚上睡在牧草打的地铺上。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开启了我的兵之初训练。
白天,新兵训练都在寺院门前空旷场地上,主要是练队列、走正步和各种方位转向等。晚上,连队安排新兵轮流站岗,哨位设在新兵连队,即寺院大门口。第一次站岗,我被排在快天亮的第六班哨。班长事先交代了需要牢记的口令等注意事项,嘱咐我一定要站好第一班岗,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凌晨3点半,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被叫哨的轻轻推醒:“快起床,该你上哨了!”我一个激灵坐起来,以极快速度穿好衣服,扎紧腰带,快步跑向哨位。哨兵洪亮的“口令”让我精神一振,我准确应答后,互相敬军礼,从哨兵手里郑重地接过钢枪,精神抖擞地踏上岗哨。
我独自站在哨位上,想到我一人执勤,为的是让院内100多位新战友睡安稳觉,顿时感到肩上责任沉甸甸的。漆黑的夜色里,只有浩渺天幕上的群星在闪烁,整个寺院阴森森的,出奇地静。远处偶尔传来“汪汪汪”的狗叫声,更增加了我的恐惧感,总担心下一秒就会发生什么事,我的眼珠一刻不停地转动着,巡视营门外的每一个目光所及的方位。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忽然,我看到一黑影朝哨位方向移动,我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黑影。渐渐看清是一条黑狗跑到哨位前停下不走了,两只发亮的黑眼睛警觉地盯着我,尾巴不停摆动,体型远比我在老家看到的犬类高大凶猛。我不认识是什么犬种,心里更害怕。听说藏獒很厉害,既怕伤害自己,更怕跑进寺院伤害战友,怎么办?是按班长教的拉响警报,还是用枪(新兵枪里没有子弹)去赶打?我不知所措,背部和鼻头上直冒冷汗。大约几分钟后,我又看见一群羊在一藏民的驱赶下向寺院门口跑来,不一会儿,那狗一转身继续向山坡上跑去。原来是藏民早早赶着羊群去后山草地放牧,那是条牧羊犬,我虚惊一场。
之后,我绷紧的心放松了一点,感觉青海的夜晚远比南方长和冷,初春的寒意从脸上刮过,虽身着棉衣,头戴皮帽,脚穿大头鞋,但在露天哨位上还是觉得有点寒冷。我想起了离家时的情景,江苏大地早已春意盎然,勤劳的家乡人民该在田间劳作了,青藏高原还处在冰封雪裹的寒意里。我暗下决心,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一定要咬紧牙关,不掉链子,迈好兵之初第一步。
就在我浮想联翩间,听到寺院里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我紧张得大喊一声:“谁?口令?”待对方回答口令后,我定睛一看,原来是班长查哨来了。他看到我紧张的样子,笑着说:“可以嘛,警惕性挺高,不要太紧张!”接着班长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第一次站岗心情紧张可以理解,但这一关必须过,不然就成不了真正的军人。班长说他第一次站岗也和我一样,后来站的次数多了,胆子就大了,就像铁匠手里打制的刀具,在铁砧上被打击淬火的次数多了,钢刃就越发锋利一样。
我第一班站岗有惊无险,没有发生特别情况,但站岗让我有了履行军人职责使命的最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