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春天的味道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活出精彩
出场专家:新北区三井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孟河医派丁氏第四代传人,市基层名中医 杜康
春天渐入佳境。《诗经·谷风》说:“谁为荼苦,其甘如荠。”辛弃疾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天的滋味,苦菜也像荠菜那样甘甜;春天的美景,不仅只有桃李满园,还有溪边的荠菜花。
荠菜当然不娇气
其实荠菜的主要生长地并不是溪水边,而是田间地头,比较坚硬的泥土地面和石缝,也随处可见倔强地破土而出的荠菜。作为最著名的野菜之一,荠菜当然不娇气。
荠菜只是书本上的叫法,是学名。我们乡下称之为“瑕菜”,也有人说“齐菜”,古籍里也称之为“靡草”“护生草”“芊菜”“鸡心菜”“净肠草”等,但最有代表性、最一锤定音的还是《诗经》的叫法——荠。
早春的使者
在早春的一众野菜中,荠菜不一定是最早的,但前三名一定有它。因为荠菜的生命力和耐寒力极强,严冬刚过,春风初起,荠菜就已经在田埂、草地、石缝和溪边露出了头,所以荠菜又被称为“报春菜”,它是春天的使者。
有俗语说,“三月三,荠菜赛仙丹”。有两个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荠菜很早。到阴历“三月三”时,早春第一波荠菜已经完成了生长、开花、结籽的全过程,这个时候的荠菜入药效果最好,堪称“灵丹妙药”。
第二层意思是荠菜重要。阴历“三月三”即“上巳节”的时候,民间很多地方的民俗活动都会吃荠菜煮鸡蛋,其他活动中涉及的食物,荠菜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所以很多地方荠菜又被称为“上巳菜”。
荠菜也是菜
早春荠菜的味道十分鲜美。荠菜虽然至今仍然归属于野菜,但其名称中的“菜”字,却是其它任何野菜所没有的。
无论是马兰、蒲公英、马齿苋等野菜,吃到嘴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淡淡的苦味甚至涩味,也就是所谓的“草药味”吧。但是早春的荠菜肉厚叶嫩,气味清香,配合凉拌、清炒、羹汤或制成馅料包团子、馄饨、春卷等,不同的吃法,每一种都会让人垂涎欲滴,妥妥的美味佳肴。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还这么好吃,那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转正”成为正式的菜,还叫“野菜”呢?可能还是难以大量种植或产量上不去吧。
营养好还抗癌
荠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乙酰胆碱、谷甾醇以及钾、铁、钙等元素,经常食用能有效改善高血压、高血脂,提高免疫力,强健骨骼,并能护肝明目,所以还有个外号叫做“护生草”。
最关键的是,现代药理研究还发现荠菜能抗癌。《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第二版)记载:
荠菜药性甘、淡、凉、归肝、脾、膀胱经。能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主治吐血,衄血,咯血,尿血,崩漏,目赤疼痛,眼底出血,高血压病,赤白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现代药理证实能缩短凝血时间,一过性降低血压,改善肠抑制,还能有效抑制实体肿瘤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