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亮剑“癌王之王”的肿瘤专家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杜蘅
“患者家属找到我的时候,说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的,我就想不能轻易说‘不’。”毕延智搓了搓双手,肯定地说:“风险?那是肯定有的!家属不愿意放弃,我们也不能放弃。”
54岁的季先生是泰兴人,近几年一直在上海打工。去年9月,子女安排他体检,发现肝功能指标有点异常。季先生自我感觉良好,没有不适,平时生活习惯还算健康,不吸烟不喝酒,就是赶工的时候会加加班,就没当回事。没想到,国庆假期结束回上海后,他发现自己特别容易疲劳,全身乏力,还有点腹胀,于是就在上海检查,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接受手术治疗后回老家化疗。
“当时,我拿着上海专家定的方案回老家医院化疗,老家医生一直说我指标不好,不能用药,前后一个半月用药调理,我的指标还是不行,不能化疗,我就着急了。”季先生回想起来仍有些后怕。
后来,季先生在常工作的女儿拿着季先生的资料找到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毕延智。经过沟通交流之后,女儿当即赶回泰兴把父亲接到常州住院。
“我们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肝胆外科、放疗科、肿瘤实验室、影像科、营养科、心理科等一起查看了季先生的病历资料,觉得不能单纯等待指标好转。毕竟指标异常与肿瘤本身有关,不控制肿瘤,指标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应该在护肝的同时进行抗肿瘤治疗。最终,我们讨论出了治疗方向:尽可能控制肿瘤、保肝护肝减少并发症,同时通过营养支持改善他的生活质量。”
毕延智根据季先生当时的病情及检查情况,重新计算了用药剂量和用药顺序,护理团队也提前进行“无呕”干预、心理建设等,在其肝功能指标没有完全正常的时候冒险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整个疗程中,老季没有出现印象中的恶心、呕吐等化疗反应,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季先生激动地在他的自媒体账号上记下了自己的治疗经过,感谢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
4月初,季先生再次来到市肿瘤医院,接受第二个疗程治疗。他一扫当日的阴霾,满脸微笑。特别是看到化验报告显示指标好转后,他的信心更足了。
“胆管癌,也被称为胆道癌,香港艺人沈殿霞就因为胆管癌去世。这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危险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其难以早期发现。”毕延智说,“胆管藏匿于肝脏及肝脏附近,如果称肝癌是‘癌王’,那么胆管癌就算是‘癌王之王’。”
毕延智提醒市民:“目前研究发现,胆道结石、寄生虫病、丙型肝炎是三大潜因。因此,预防胆管癌首先要从预防胆结石开始,超过5—10年胆道结石的患者,特别是反复发作导致胆道反复感染、出现炎症、黄疸等症状的,一定要定期检查。”
专家简介
毕延智 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江苏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第四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精准医学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肿瘤防治联盟第一届胃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肝癌专业组副组长、肝胆胰肿瘤MDT诊疗组核心成员,2011—2015年常州市卫生局医学创新人才,2020年常州市肿瘤医院中青年人才孵化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
他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肝胆胰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