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荣春 通讯员 李祉萱 吴洁
头痛、肚子疼、腰腿痛、颈椎病……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会被这些问题困扰,想到医院看病却不知道应该挂哪个科室、找哪位专家比较合适。针对这些市民的实际需求,今年2月起,市一院在全市率先推出腹痛门诊、头痛门诊、颈肩腰腿痛门诊等三大症状门诊,周一到周日正常开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多年来,市一院坚持聚焦市民最关心、最切身的医疗需求,创新推出一系列医疗服务举措。以症状门诊为全新着力点,市一院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主动回应群众看病就医新期盼,打造更受市民欢迎的医疗服务体系,为擦亮“常有健康”民生名片贡献更大力量。
创新推出三大症状门诊
2月1日,推出腹痛门诊、头痛门诊;3月4日,推出颈肩腰腿痛门诊——随着三大症状门诊的推出,全市首创的“症状门诊”正在成为市一院创新服务的新名片。
长期以来,医院门诊一般按各医学专科或亚专科名称、医学功能系统等开设,如肾内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等。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市民因专业医学知识的匮乏,生了病去医院往往不知道应该挂什么科室,知病不知科成为困扰市民的一大障碍。回应市民这一关切,症状门诊成为市一院破解难题的突破口。
“症状门诊,顾名思义,就是以症状而非疾病命名的门诊。”市一院门诊办副主任朱力介绍,临床上,疾病的症状有很多,而疼痛无疑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开设腹痛、头痛、颈肩腰腿痛等三大症状门诊,也是基于患者临床需求的举措。”
其中,腹痛门诊专注解决“肚子疼”问题,可为各类不明原因腹痛患者提供更为专业、明确的诊疗服务;头痛门诊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以及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引起的各类常见头痛疾病提供诊疗;颈肩腰腿痛门诊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袖损伤、肩周炎、膝髋关节炎、半月板及韧带损伤等常见颈肩腰腿疼痛患者带来科学、规范、合理的治疗——
在市一院,有了这三大症状门诊,患者可以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判断,看是否与自己的情况吻合,从而决定挂什么号;医生以症状为导向、以病患为中心,从而提供更方便、精准、系统的诊疗服务。
69岁的王阿姨头疼已有半年,在市一院头痛门诊经过详细检查,原来头颅中有一个直径达2厘米的脑膜瘤,这是导致她头疼的根源;
30多岁的孙先生两个月来总感觉右上腹胀痛不适,按压上去还有压痛,在市一院腹痛门诊经过详细检查,被确诊为大胆囊伴胆囊结石;
72岁的金阿姨最近一个月右手臂疼痛厉害,不能往上抬,不能往后伸,衣服都不能自己穿脱,在市一院颈肩腰腿痛门诊,她被诊断为肩袖损伤……
从2月开诊至今,症状门诊已为不少患者提供了明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作为市一院2024年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的症状门诊正越来越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一站式”解决疼痛困扰
27岁的李小姐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白领,近两年来,每当天气转凉或过度劳累时,颈痛就反复发作,辗转于上海、南京多家医院均未查出原因。在市一院颈肩腰腿痛门诊,专家从一堆数据、报告、影像资料中发现端倪:原来,李小姐的椎动脉异常细小,主要依靠从颈后肌肉中穿行的变异血管为大脑供血,一旦天气转冷或过度劳累,颈后肌肉压力出现变化,就会影响到脑部供血,从而导致颈肩部疼痛及头昏。得知这一消息,李小姐简直不敢相信:“听说这样的情况很罕见,真的想不到竟是这个原因!”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头痛也好,腹痛也好,颈肩腰腿痛也好,症状看似简单,但往往都可能涉及到身体多个器官系统,如何揭开层层迷雾直击真实病因,考验着门诊医生的能力,也考验着医院的管理智慧。
“症状门诊在清晰了解患者诉求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按症索医,真正让患者少跑腿,部分疑难病症还可以采取多学科讨论,让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为患者带来更规范、精准的诊疗。”市一院医务处处长杨敏介绍,腹痛门诊、头痛门诊由医院大内科、大外科统一排班,两名医生共同坐诊;颈肩腰腿痛门诊由脊柱外科﹑骨关节科、疼痛科、康复医学科、针灸科团队对患者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并提供最优治疗方案。坐诊医生均经过系统培训,每个门诊均制定出规范诊疗流程图供参考。
以颈肩腰腿痛门诊为例。虽然颈肩腰腿痛门诊的坐诊医生来自于脊柱外科﹑骨关节科、疼痛科等科室,但他们在统一疾病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规范的诊疗流程,以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三方面为基础,科学诊断出疾病及疾病所处阶段,由此给出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对于不同时期的患者,我们有一套从物理治疗、介入治疗到微创治疗、开放手术的阶梯式治疗方案,力争为每名患者真正带来科学诊断和适宜治疗。”市一院疼痛科负责人袁岩介绍。
与此同时,针对一些疑难杂症,症状门诊还建立线上MDT会诊形式,依托全院45个临床科室雄厚的专家力量,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的诊疗建议。“像头痛,从学生到老人都可能遇到,其中既有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也有流感季因感染引发的头疼,有时也会有疑难杂症。”头痛门诊医生叶丹介绍,遇到疑难杂症,首诊医生可以指导患者提出申请,专家团队在48小时内与患者在线交流并给出答复,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
医疗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市一院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为着力点,在改善医疗服务上下功夫、出新招、办实事,以改善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
此前,从患者视角出发,依托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市一院先后成立MDT(多学科诊疗)门诊、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增设周末专家门诊、推出入院准备中心等服务,及时满足市民多样化就医需求。此次推出的症状门诊,是市一院改善医疗服务的新抓手,也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探索。
症状门诊的挂号费用与普通门诊一样,线上MDT会诊不另外收费;症状门诊限号,保证医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症状门诊不轻易转诊,有效减少患者被“踢皮球”的现象;症状门诊的专家在医院直播平台开展公益科普,与网友积极互动,关注度飙升……一系列措施,在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更有效改善他们的就医体验。
不仅要治已病,更要治小病、治未病。市一院脊柱外科主任仇胥斌打开一本随访本,里面每一页都有20—30个患者的随访记录,“我们专门安排了4名医护人员,分别在门诊后一周、三周、三个月、一年时进行电话随访,希望通过对颈肩腰腿痛门诊患者的长程追踪,实现对慢病管理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更重要的是,症状门诊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打破传统学科和科室的壁垒,形成统一的诊疗理念和规范流程,为患者带来便捷、科学、精准的诊疗服务。在症状门诊的有益尝试基础上,市一院正积极推进颈肩腰腿痛中心等多学科医疗中心的探索,进一步探索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多学科融合型诊疗体系,不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常州及周边地区群众带来更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市一院副院长邵耐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