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路遇“阿Q”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天里,漫步柯岩鲁镇,沿着石板“老街”走去,毡帽店、越瓷店、豆腐店、锡箔店、古玩店、贡品店、油烛店……整条街上弥漫着一股臭豆腐的味道,又臭又香。眼前突然闪过一条人影,黑色破毡帽、土黄色补丁短衫、拿着旱烟管、留长辫,难道是“阿Q”?

“阿Q!是阿Q呢!”路人兴奋起来。“阿Q”也不怯场,冲着大家表明正身:“老子阿Q”,却见两个衙役冲出来,把“阿Q”押了进去。

“马上升堂了!”大家涌进一旁的“镇公所”,两边两排凳子,供看客歇息观赏。堂内字正腔圆的画外音响起:请欣赏情景剧《阿Q受审》。

三通鼓响过,县太爷上来,未开言先一笑,站一侧对众人拱手:今日我乡民戏耍,供大伙儿一乐——原来都是草根演员。

堂上坐定,一句“升堂”念得很有腔调,衙役和声“威武——”

“来呀!把刁民给我带上堂来!”

于此,大家走入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

“阿Q”被带上堂来,衣袖擦擦鼻子,偷觑一下四周,慢慢跪下,此时惊堂木响,他吓一跳,惊惧状。

“下跪何人?报上名来!”

“我?我?哎我叫不知道!”“阿Q”眼睛眨巴着,使劲想也想不起来的样子。

“混账!”

“原来我姓赵,赵太爷不让我姓赵,他说我不配姓赵,打了我两巴掌哎。”“阿Q”用袖子擦脸上的汗……

衙役让他在一张纸上签名,“阿Q”不认字。人家就让他画圈。他平生第一次握笔,笔怎么握都握不好,想画一个圆圆的圈,但是手一抖,却画成了瓜子模样的。他遗憾得不行。

看那“阿Q”,当真是形神兼备,一抖眉,一眯眼,一张嘴,倒霉欠揍的形象活灵活现。尤其那小眼神,又卑微闪烁又透着不甘心。

“阿Q画押,就这么糊里糊涂丢掉了脑袋!”有人又恨又怜地大声叹息。

来到街上,正意犹未尽,却见“阿Q”又出现了,跟“吴妈”演了一出戏。

“吴妈”脸粉白粉白,蓝衣花围裙。她拿出一件衣衫给“阿Q”,说是给他做的。

“阿Q”感动得不行,憋了半天,蹦出一句话“吴妈,我要和你困觉”。

“吴妈”一听,惊得手上的箩筐都掉了,呼天抢地,骂“阿Q”不正经,拍打着腿离去了。

“阿Q”愣住了,隔了半晌,他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还嫌你脚板子大呢。”

游人道:“对呢,你祖上阔着呢!”

“阿Q”立即接话:“对!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

大家会心一笑,对于精神胜利法,都心领神会。“阿Q”经常盲目自大,可一碰到实际问题,他又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挨了打,他说:“我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但转身他又去欺侮比他更弱小的小尼姑、女佣人等。鲁迅先生的笔真如刀刃一般,解剖出鲜血淋漓的国民性。他笔下的“小人物”,是我们永远的镜子。

以为就此告别“阿Q”了。不料晚上,在仓桥直街孔乙己酒店门口再遇“阿Q”。

这一回,大家兴奋热烈地跟他交流起来。

问他需要把鲁迅最经典的背下来吗?

他张开双手,“几乎全部要记下来的!”

大学毕业吗?“读完高中我不读了。”

眼神怎么练的呢?他送上一波小眼神:“时间长了嘛!”

演多长时间了?“21年!”

原来是演员吗?“不是的!我原来是邮电局投递员。”

问他工资多少?他脸一扭:“你又不是我老婆!”

大家哈哈大笑,说“吴妈”太漂亮。

他瞬间戏精上身,骂了一声道,“他们说我调戏吴妈,我没有啊!吴妈假正经!”

“老子现在有钱了!什么样的美女找不着!”说着还真从口袋里摸出铜板来。

估计鲁迅先生也没有料到,《阿Q正传》创作百年后的今天,“阿Q”会生动地出现在鲁镇上,与游客对话,完美赋能地方文旅吧。这真是一次奇妙的碰撞。一个普通的乡镇邮递员,被一股力量牵引着,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从此,晨昏攻读,沉浸其中,最终与鲁迅笔下的人物灵肉合一,从平凡之中滋养出了不平凡。

被鲁迅的文学所改变的,又何止这一个人?还有这一座城,以及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与学子。“人人都在嘲笑阿Q,我们人人都是阿Q”,这个时而卑躬屈膝、灰头土脸,时而得意洋洋、神气十足,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小人物,击中当下多少人的心灵?引多少人与鲁迅的精神和灵魂对话?文学竟有如此改变一个人、一座城命运的能力,不得不令人感叹鲁迅当年弃医从文的良苦用心。

历史上绍兴本无鲁镇,它是从鲁迅书里走出来的。小镇包容了绍兴的水、桥、酒、石、建筑、民俗、戏曲等诸多文化元素,再现绍兴水乡特有的民俗风情。寂静的角落里,转弯的墙头上,一呼一吸间都是历史风流底蕴,一唱一和全是人间烟火气息。徜徉鲁镇,偶遇“阿Q”“祥林嫂”“孔乙己”或者“鲁四老爷”唠几句家常,确实是独一无二的纪念先生的方式,让今天的我们穿越百年,感悟先生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力量。

风骨江南,绍兴文脉,致敬先生,览阅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