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侍御史王义方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王义方,泗州涟水(今江苏涟水)人,少孤贫,博通“五经”。新旧唐书散记其末节,“朆”引起笔者即时兴趣。今修订拙文“戴胄、裴矩与释之”篇,见“敢于直谏的诤臣,凭借对信仰的坚持而置或遭祸害予不顾”诸文字,又想起侍御史王义方,其位不彰,却坚守信仰,无计后果,令笔者奋然执笔。

侍御史隶属御史大夫,负责纠弹百官。义方为人清廉,不附权势,《新唐书》(卷112)载:义方为御史时,买第,后数日,爱庭中树,复召主人曰:此佳树,得无欠偿乎?又予之钱。唐刘肃撰《大唐新语》(第25章)记叙更详尽,写他被黜后曾戏言买庭宅追付树款之事,是为升宰相作铺垫,以示大格局:

王义方,初拜御史,意望殊高,忽略人间细务。买宅酬直讫,数日,对宾朋,忽惊指庭中双青梧树曰:此忘酬直。遽召宅主,付直四千。宾朋曰:侍御贵重,不知交易。树当随宅,无别酬例。义方曰:此嘉树,不比他也。及贬黜,或问其故,答曰:初以居要津,作宰相,示大耳。

新旧唐书还记录当年魏征身居高位,觉义方有才,欲将夫人侄女妻之,义方推辞不取;不久魏征去世,义方才娶。友人问其然,义方说:“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己故也”,之前不想攀附宰相,现在感恩宰相知己。而义方无计后果、坚守信仰之举,最让笔者感慨的是弹奏宰相李义府。《旧唐书》(卷82)这样描述李义府为人: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高宗时李义府升任中书侍郎,当时洛州女子淳于氏因奸情拘于大理寺监狱,李义府听闻此女长得漂亮,便指使复审该案的大理丞毕正义为其脱罪,自己要收她为“别宅妇”。后大理寺长官对此案心存疑惑据实上奏,李义府害怕劣迹败露,逼毕正义狱中自缢而死,以断绝实证。王义方对宰相弹奏之前,曾询问母亲的看法,母曰:“昔王陵母伏剑成子之义,汝能尽忠立名,吾之愿也,虽死不恨!”母亲说汉高祖初王陵领兵随刘邦,项羽将陵母置军中。陵母为使王陵无二心,遂伏剑而死。于是义方毅然上奏,请重审毕正义死因,诛杀奸臣;又廷劾义府:此而可恕,孰不可容……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而唐高宗却嫌义方言词不逊,毁辱大臣,将义方贬任莱州司户参军。退朝后李义府颇为得意地问:“王御史妄相弹奏,得无愧乎?”义方正色道:孔子任鲁国司寇仅七日便诛杀少正卯。我王义方任御史十六日,却不能诛杀奸邪,“实以为愧”。义方被贬渤海莱州后,聚徒教授,遂不复仕进,总章二年卒,年五十五。

龙朔二年,高宗改官制,李义府更任司列太常伯(吏部尚书),他奏请皇上将祖父改葬至永康陵侧,并征调七县民工昼夜不停地运土筑坟。各县争相馈赠奠仪,送葬队伍绵延七十里,其中高陵县令张敬业,因“恭勤怯懦,不堪其劳,死于作所”。李义府能力平平,依仗昭仪皇后的权势卖官鬻爵,对官吏的业绩审理全凭本人好恶。后遭人上表罪状,经刑部尚书刘祥道查实,高宗下制将其除名长流延州(今广西南丹县)。李义府被流放后,一张《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的捷报四处张贴,“朝野莫不称庆”。乾封元年,高宗封禅泰山,大赦天下,却不许长期流放的罪囚返回,李义府忧愤不已,发病而死,年五十三。“进身以笔,得位由奸”是《旧唐书》对宰相李义府的评价,也是修史官对唐朝文人出仕最鄙者的经典概括。笔者曾属文唐相许敬宗学问虽有,人品不佳,他的“田舍翁易妇”成一则笑话;与许敬宗同时暗中支持高宗易后的还有李义府,彼时他在朝廷的外号“李猫”,后称“铜山大贼”(家中钱财堆积如山)。《新唐书》索性将许敬宗、李义府置列传“奸臣上”。

《大唐新语》(第25章)载:初,义方将弹李义府,惧不捷,沉吟者久之,独言曰:可取万代名耶?循默以求达耶?他日,忽言曰:非但为国除蠹,亦乃名在身前。遂弹焉。坎坷以至于终。从这段叙述看出,义方在劾奏宰相李义府前虽获母亲支持,还是担心此举不捷或被累害,犹豫良久,常常自问:想留万代英名耶?抑或沉默以显达耶?一日幡然醒悟:非但为国除害,还能扬名身前。于是弹奏,结果由此坎坷至死。官史未录此段,但从义方买宅加树款所讲之大话以及魏征欲嫁其妻侄义方所言之真心话判断,侍御史的这段心里话大概向人透露过,它更体现义方的真情实感和为信仰而甘愿付出。

关于对王义方的评价,义方卒后十年高帝与后成为三朝元老的魏元忠一段对话最为经典。《新唐书》(卷122魏元忠传)载:

帝尝从容曰:外以朕为何如主?对曰:周成、康,汉文、景也。然则有遗恨乎?曰:有之。王义方一世豪英,而死草莱。议者谓陛下不能用贤。帝曰:我适用之,闻其死,顾已无及。元忠曰:刘藏器行副于才,陛下所知,今七十为尚书郎。徒叹彼而又弃此。帝默然惭。

高帝曾随意问起:朝廷之外认为朕是怎样的君主?魏元忠答:是周朝成王、康王及汉代文帝、景帝那种君主。高帝问:然而有遗恨吗?魏元忠答:有。王义方是一世英豪,却死于草野。议论说陛下不能任用贤能。高帝曰:我正想用他,听说他已死,后悔来不及了。魏元忠说:刘藏器的品行与才能相称,陛下是知道的,如今七十岁任尚书郎。徒然叹息那位却舍弃这位。高帝默然无语,感到羞愧。

这里补充一些刘藏器事迹。《新唐书》(卷201)载:刘藏器高宗时为侍御史,朝中卫尉卿尉迟宝琳胁迫他人为妾,藏器弹劾让其归还,宝琳私下向高宗求情不归还,藏器再劾再止。藏器说:法为天下规范,万民所共,陛下舍法从情,法如何施行?今宝琳私请,陛下听从;臣公开弹劾,陛下亦从。今日从,明日改,臣等如何遵法?匹夫匹妇都担忧失信,何况天子!高宗下诏同意,内心却不高兴,稍后迁藏器比部员外郎。於戏!无怪乎“义方一世豪英,而死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