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低空经济,“飞”出新赛道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商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龚励 通讯员 杨琪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领域宽、融合深、链条长等特征,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过去排查隐患、调度作业,通常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查、卫星图斑筛选等方式,从发现目标到处理,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还存在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有了‘5G+无人机’的组合,每天作业面积可达几十平方公里,能有效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工成本,其未来发展蕴含着无限可能。”常州移动传输网运行维护专家钟梓诚告诉记者。

打造5G无人机视联网

当前,“5G+无人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常州移动紧跟无人机新业态发展趋势,加速推进空中场景应用创新,利用5G无人机飞控平台、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了一张覆盖全市的5G无人机智慧视联服务网,为通信、电力、水利、消防等多个行业的生产、维护、调度作业提供高品质、场景化的智能视联服务,助力产业智慧化转型。

在常州移动搭建的5G无人机飞控平台上,清晰展示着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以及对画面中目标物体的识别、分析数据。钟梓诚告诉记者,用5G移动通信蜂窝网络替代传统无人机的自建通信和控制链路,搭配5G无人机飞控平台使用,可以打破作业范围的限制,超视距远程控制无人机自动起降、按照既定的航线自主飞行,实时采集、回传目标数据。“我们针对不同行业的工程需求,对行业特征物体进行空间三维建模,经过AI算法学习和训练,5G无人机飞控平台就可以从无人机回传的视频图像中自动识别行业特征物,提取有用信息,辅助快速开展决策,提升相关行业的应急处突能力。”

“我们在春节期间就运用该技术来加大对重要场景通信线路的看护和隐患排查力度,有效保障了全市范围内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钟梓诚说,有了这张“5G无人机视联网”,可以有效破解通信、水利、电力、燃气等行业共同面临的管线维护难题,“传统的人工线路巡检方式速度慢、视野小、机动性差,利用5G无人机视联网技术,可以定期对目标线路进行飞行巡检,快速发现、识别管道沿线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前介入、防止事故发生。”

网联无人机的商用未来

在钟梓诚看来,无人机产业应用与5G、物联网技术相辅相成,同时也离不开强大的硬件支撑。据介绍,常州移动目前在全市建成45个自动化5G无人机机库,飞行范围覆盖常州全部非禁飞区,形成一套完备的5G无人机视联服务网络,将在通信线路维护、电气检修、农业生产、防火减灾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满足更多无人化、智能化工作需求。

“目前,5G无人机空巡平台建设已经成熟,在环保领域对工地黄土裸露、违法施工、建筑垃圾等实现5G实时巡查快速上报,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记者在现场看到,无人机在工地现场巡查时不仅能根据任务需求合理规划飞行计划,还能将巡查现场的数据和位置信息实时回传,自动生成巡检报告,环保巡查仿佛装上“天眼”,让人眼前一亮。

“不仅是环保领域,应急救援、物流运输、水域存查、娱乐直播、公共安防、农业植保等领域也是‘5G+无人机’创新研究的发力方向,常州移动将利用前沿技术,充分释放无人机的应用潜能,加快构建5G无人机产业链,推动无人机产业迈上新台阶。”钟梓诚说。

建成低空经济示范区

今年3月,常州移动联合江苏移动、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兴通讯在西太湖完成4.9GHz频段5G低空专网建设,助力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实现低空区域网络商用落地地市。据了解,该专网可使低空与地面之间干扰更小、信号更稳定。测试数据显示,西太湖区域500米以下空域5G覆盖率达99.46%,且99.09%区域上行速率可达25Mbps。高速稳定的网络有助于进一步突破无人机飞行控制距离限制,提升无人机高清采集回传、远程低时延控制等重要能力,为低空经济发展锻强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常州移动还在全省率先完成5G-A通感技术区域组网验证,通过多个5G-A自发自收通感一体基站实现连续组网,并对多目标复杂轨迹探测、多站组网下的无人机连续轨迹跟踪、低空安防电子围栏入侵预警等低空感知场景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了5G-A通感一体技术已具备全面商用基础。

下一步,常州移动将持续推进5G低空专网建设,深入开展5G-A通感一体技术商用探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低空经济示范区为起点,助力常州加速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