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痛点变幸福亮点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孙婕 丁文锦
横山桥镇金丰村是一个面积4.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00人的典型散落村居,设施基础薄弱,外来人口较多,导致部分村组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出现“倒挂”,曾几何时,一些设施陈旧、乱堆乱放的出租房以及少数租户的不文明行为,成了全村的环境短板、管理顽疾。
为切实有效解决自建房出租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人口治理难题,2020年以来横山桥镇金丰村以房屋安全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契机,以流动人口精准化管理为目标,化堵为疏大力推行出租房“三色管理”制度,推动形成房东增收、租客安居、环境变靓的“三赢局面”。
金丰村党总支书记金文华说,早前,村里的出租房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房子,过于破旧,设施和条件很难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每个月仅能收到200—300元的房租,创收效益并不明显。
2018年起,村委谋划“出租房红黄绿三色管理”,按户摸排走访、分级定标。存在隐患、设施缺漏的重点户赋红牌,违规堆放、违停乱扔的一般户赋黄牌,秩序井然、睦邻友好的放心户赋绿牌。绿牌户可享受生病补助、费用减免、荣誉奖励等一系列福利。“这些在我们村各个村组都有三色指示牌,红黄绿出租屋一目了然。”金文华说。
2020年该管理办法正式在全村落地实施。然而刚推出时,村民对绿牌户并不敏感,周剑辉便是其中之一。“装修要自己花钱,好的租客也难找。”面对妻子提出出租屋装修改造以适应年轻一代租房需求时,周剑辉第一时间拒绝了。
同组的队长周申华深知,人居环境管理中,出租屋的管理是难点之一。早前,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消除了两个垃圾堆放“钉子点”。管理办法实施后,周申华也带头创建绿牌户。2020年他出资近10万元提升了自家住宅,粉刷了墙面,线路重新布局,增加了防火装置,安装了电热水器,坐便器也买了新的。
翻新后的出租屋立马就变成了“香饽饽”,来询问的租户应接不暇,户均月增收200余元。“现在我的成本早就收回来了。”周申华说。
这也让同组的居民看到了创收可能性。周剑辉等人也加入了旧房翻新的队伍中,门前屋后的环境变靓,卫生管理费也从每月150元降低到50元。
位于村里孙家巷28号的绿牌出租屋,自从翻新后一直是附近的抢手房。“根本不需要我们挂牌出售,到我们村里来,看到三色出租屋的指示牌就能寻到我们的位置。”房东孙金彪说,房屋翻新也带来的租客素质的提升,过去出现家居受损的情况没有了。
刘荣华在村里租房10年。起初她租的是简装房,当房东主动提及要装修房子时,她有过犹豫,但看着环境整洁、厕所改造后的房子,刘荣华主动续租:“虽然涨了点价格,但住在新房里感受不一样。住房不是短期的将就,而是长期温暖的家,我想在这里生活到退休。”
杨志银是金丰村的新市民,去年,他儿子去年考入盐城师范大学,村委奖励了2000元。“外来人员孩子获得好成绩或者考上大学,都会有奖励,这也写进了村规民约。”
绿牌户子女王宇辰原本听不懂方言,也不爱开口,6年来,通过村委活动等,他主动担当村史馆小讲解员,还领取了金丰优秀奖学金,一家子都扎根金丰、深耕横山。
金文华介绍,“红黄绿”管理实施以来,全村80%的租户得以提档升级,近300户获得绿牌。家家户户有了守好“一亩三分地”的自觉,散养的鸡鸭、乱堆的木材不见了,俨然有了城市小区的面貌。通过村组联建重新规划的陆家塘20亩土地建起了“金丰小菜园”,干净规整、绿意盎然,富有农村生活趣味,并配套农业科普、文明宣教,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和租户都成了“和美金丰”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