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和行动力量。
总书记对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寄予厚望,要求“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这是总书记赋予江苏的光荣使命、重大责任。常州实体经济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在新能源、合成生物等新领域、新赛道上,具有比较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踏上新的起点,常州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上走在前、做示范。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彻底改变人力资源、能源传统驱动为核心的增长模式,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能把高效率、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本质体现在创新起主导作用,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革命性提升。历次产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经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实现产业变革。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竞赛中,要取得领先地位,需要强化生产力中的“先进”部分,实现更高素质战略人才劳动者、更高技术先进智造劳动资料、更广范围新兴产业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以在新领域新赛道上占据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权。常州已经在新能源的新领域新赛道领跑,正在合成生物、氢能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虽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还存在大而不强、产业话语权不足等痛点与堵点,主要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不强。
直面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要求强化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产业体系创新,需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尤其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发展方式创新,深化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生产关系创新,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常州致力于长三角创新中轴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聚焦“揭榜挂帅”推进“1028”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避免认识和实践的三个误区。一是新质生产力概念泛化。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筐,新瓶装旧酒式概念包装后什么都往里装。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具有革命性的进口替代型的卡脖子技术、创新性的生产要素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二是一味发展新兴产业,忽视传统产业。要避免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对立,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协同与迭代新格局。三是防止一哄而上追逐热门新领域、新赛道。要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在区域协同中率先、领先,避免不顾实际盲目切入赛道的泡沫化和重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新赛道上不能掉队,要奋起直追,努力实现并跑甚至领跑。新质生产力就是“并跑甚至领跑”的关键因素。市委陈金虎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着力点,也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万亿之城再出发,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既要有久久为功的耐心,也要有只争朝夕的干劲。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