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会”看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将如何拼经济?龙年首个工作日,全国多个省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在新年开启之际,“第一会”不仅有动员性质,也是风向标,是释放新的行动信号,选择的主题不是工作的重点,就是工作中的难点。从今年各地“第一会”主题来看,全力拼经济、聚焦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地的不二选择。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此,新质生产力成为“第一会”的高频词。广东的“新春第一会”提出,加快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力向新的质态跃升。我省的“第一会”提出,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各省各地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探索新质生产力,这种“抢先机”的精气神值得肯定,但也不能简单地“一哄而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因地制宜”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时代大潮越是“不等人”,越要认清形势、锻造所长,毕竟不走错路、不绕弯路才是最快的路。
解放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龙年开工首日,湖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提出了通过思想解放实现“十个扭转”。辽宁也提出冲破思想观念的藩篱,融化体制机制的坚冰,破除行为模式上的守旧,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辽宁的大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解放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重要法宝,并写进了党章。重提解放思想,一方面说明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新情况新条件新环境需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另一方面说明现实中存在不少僵化的机制、固化的思想,已经成为藩篱和坚冰,再不解放将严重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海“新春第一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发布了《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7.0版。苏州也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多地党委政府恒议的主题,一方面说明营商环境在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不可能赢得投资,没有投资就不可能赢得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一些地方在营商环境方面出现了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导致的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正在侵蚀多年苦心营造的良好的营商环境,导致民间投资疲软。
民营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安徽“新春第一会”聚焦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表彰先进,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加油鼓劲,进一步营造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氛围。扬州市也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若干政策意见。多地之所以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第一”位置,一方面说明民营经济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另一方面说明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每过一段时间,诋毁民营经济的“妖言”就会出来惑众,一些歧视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就会出台,这些直接损害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
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浙江省将人才作为“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强调对于经济大省浙江来说,人才是强省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提出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体现了浙江人的远见卓识。人才问题之所以成为多地“新春第一会”主题,一方面说明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稀缺资源不可多得,谁赢得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国际竞争也好,区域竞争也罢,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效用的体制机制还很不完善。
高水平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山东“新春第一会”聚焦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把开放和招商作为两道必答题,从而奏响山东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的年度强音。多地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开放问题,一方面说明开放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着,没有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如何进一步高水平开放上存在误区,对双循环发展格局认识比较肤浅,对严峻的国际环境有畏难情绪,新形势下推进深层次开放的思路狭隘、办法不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地选择自己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新春第一会”主题,都经过深入细致地调查,出台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含金量高,而且切实可行。对此,我们不妨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