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深情追忆孙宏法同志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孙宏法同志是1994年从常州工学院调进常州日报的,与我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调入报社为同一年。直到我从报社退休,宏法一直与我有着工作上的直接联系。随着岁月的推移,彼此之间逐步建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和友谊。近些年来又建立了微信联系,“纸”短情长,几乎是一日见不到彼此的微信,就有牵肠挂肚之感。

今年3月1日上午,正当我为一段时间未接到他的微信信息而踌躇焦虑时,突然接到宏法公子给我的短札,告知宏法不幸离世的凶信。此一噩耗来得太突然了,我一时真的不敢相信,甚至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这不是真的”幻想。同日下午,其他同事给我专门发来与宏法公子短札内容几近相同的信息,始信消息确凿无疑。我陷入极度悲痛回忆之中。

宏法同志是常州日报勇于担纲而且真正有实力挑大梁的记者。记得我刚进报社,宏法当时主要是负责综合新闻版(二版)的编辑工作,间或也根据总编指令,外出作一些新闻采访。凭借着他在常工院院报任上的历练和实力,凡是经过他采写和编辑的稿件,再经毕业于北师大汤兰珍老编辑严格把关,送来审稿时,政治导向从未出过偏差,编辑稿件更是文从字顺,几近万无一失。当时适逢报社根据市委部署安排,要报道吴海军这一重大典型。宏法同志主动请缨,独自挑起了采写长篇通讯重任。经过深入采访,他很快拟出了此一长篇通讯的构想和提纲,经过编委会首肯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写出长篇通讯《吴海军之歌》。见报前的头一天夜班,他又同我一道反复对稿件字斟句酌。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至为深刻的印象。长篇通讯《吴海军之歌》在常州日报头版按时见报后,市委、市政府领导打来电话,给予表扬和鼓励。之后,宏法同志又围绕吴海军这个典型,搞了一个系列采访,这些报道,都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也深得市委宣传部的肯定和赞许。孙宏法,当然也就成为当时常州日报重大新闻报道和长篇通讯离不开的“写手”!

宏法同志是常州日报熟悉和驾驭各种新闻文体不可多得的“多面手”。报社成立理论部之后,组成人员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和筛选的。宏法同志几乎毫无争议地成为热门人选。这除了得力于他平时谈吐中透出来的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功底外,当然也与他平时编辑新闻稿件时,随手写的一些述评、短评、编后等一类文字颇具功力有关。理论部要定期出版理论专版,对编辑人员的政治素养、理论功底和逻辑思维、组稿能力均有极高要求。在当时的理论部,宏法同志当然是主编此一版面的不二人选。在常州日报多年的共事中,尤其是理论专版的编辑过程中,宏法同志堪称是常州日报中不可多得的勤言、敢言、善言、能言的媒体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宏法同志待人诚恳、率直坦率、憎爱分明、助人为乐。凡是与宏法共过事的朋友几乎都能随口讲述他这方面的一串串事例和生动感人的故事。记得我2003年因罹患甲状腺癌,手术和救治费用甚巨,宏法同志先后多次来我家中劝慰,鼓励我战胜疾病。最为难得的是,依靠他的人脉和朋友网络,他还专门在湖塘镇一企业中为我物色到一个类似顾问的差事,对解决我的医疗费用不无小补。后来因考虑本人治病和病后康复期间身体欠佳,有拂盛情,终未赴任。其后不久,他又顾及我有“杯中物”的癖好,特意带着“好佬”酒厂的老板给我赠送“好佬”酒,预祝我疾病早日“好佬”!对他此番用心良苦和深情厚谊,我是永远存着感激涕零之心的。疫情期间,为了老有所学,我曾利用“封控禁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读完《菜根谭》《小窗幽记》和《围炉夜话》凡812则,并写下812篇读书札记。宏法同志获悉后,大加赞赏,并认真地阅读了我通过微信传给他的大部分书稿,为我专门写了一首七律,并特意选在去年我“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日期间,传给我表示祝贺,鼓励我结集成册,以飨读者。这首七律,他事后又字斟句酌,几易其稿,征求我的意见。在他的深情关切和鼓舞下,2024年元旦前夕,我,一个84岁的老人,完全依靠亲力亲为,终于完成了这部近80万字的《中国处世三大奇书心解》的编著。

《中国处世三大奇书心解》结集成册后,我当然首先想到赶在春节前寄书给人在北京的宏法同志。宏法同志收到后,深情地给我写了一则微信:“伴着立春的鼓点,收到飘着墨香的大作,谢谢高总!”能让宏法病重期间及时看到此书,我深以为慰。3月2日,当我与宏法公子孙一冰忆及我最后一次接到宏法2月4日此一帖子时,竟触发了他的一番感慨和哀思:“那本书还是我亲手交给父亲的,那会儿状态还可以。春节后恶化速度太快,ICU里呆了十多天,还是未能战胜癌魔,所幸痛苦较少。”

宏法同志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