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平:东坡公园里讲了1000次东坡故事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凃贤平 张颖
“苏东坡一生中10多次到过常州,乾隆是他的忠实粉丝,六下江南三次驻留常州,并留下称颂苏东坡的御笔。”上个周日下午,77岁的吴克平老师精神矍铄,站在东坡公园的御碑亭,给身边的游人免费讲解着跟苏东坡有关的故事。
东坡公园处处都是故事
在他眼里,东坡公园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石,都是故事。如果把这些苏东坡的故事都讲一遍,他可以讲4个小时。“唤鱼”池边,讲述东坡的爱情;“雪浪”石前,讲述东坡的兴趣;“问月亭”的起名,取自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抱月堂”的起名,取自东坡的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吴老师最喜欢野宿亭,每次讲解必打卡的地方。“当年,东坡被贬到杭州任通判。后来为了赈饥之事,他乘船赶往润州(今镇江)。在路过常州时,正值除夕夜晚,他不肯打扰民众过年,就没有进城,在通吴门外运河边休息了一晚上。”
仰苏阁前,《念奴娇·赤壁怀古》被刻在墙壁上,游客主动问吴老师:“这首词是苏东坡写的,这个字也是他自己写的吗?”“是的。你看词尾,有他的签名,写的是东坡醉笔。你们知道他是豪放派词人,没有想到他还是大书法家,写的字如此大气洒脱。”
曾经把“小抄”放在手心里
“2013年的一天,我和几位老同学到东坡公园游玩,看到与东坡先生相关的古迹就讨论起来,可惜公园内没有讲解员,我们的讨论大多没有结果。”吴老师说,他的心里没有放下这些问题:上网搜索,到常州图书馆查资料,再回到公园进行现场比对,遇见游人就开始与他们进行交流……
等到有了答案之后,他最初挑了东坡公园的10个亭子来讲解,然后慢慢拓展内容。“毕竟不是专业的讲解员,年纪也在这里了,一开始不太记得,常常需要把‘小抄’放在手心里。现在讲了10年,走到哪讲到哪,东坡的故事我都滚瓜烂熟了。”
作为苏东坡当代的铁杆粉丝,他已经在东坡公园免费讲了1000多场东坡故事,听众至少1.5万人次。10年讲解,公园里的保安、保洁都认识。10年讲解,他也结识了很多朋友。
“周末公园里人多。我住在红梅街道,离的不远。一般是周日下午去,给一群人讲,给一个人也讲,只要有人喜欢听,我就讲。”吴老师说,社区、学校有需求,他也会来。这10年,他给无锡、苏州、南京等本省游人讲过,也给来自东北、内蒙、四川、重庆、湖北、福建等外地游人讲过,还给从美国、德国、加拿大来的外国游人讲过。现在,很多人知道东坡公园有个讲东坡故事的吴老师了。
传播东坡乐观的生活态度
东坡公园小,看上去不起眼,但文化底蕴深厚,把东坡一生的经典故事融入其中。作为东坡故事的讲述者,吴老师坚持在东坡公园讲解。“必须身临其境,看着这个景,听着这些故事,印象才深刻。”
吴老师一生起伏,年青时下放农村,1979年6月回城进入常州荧光灯厂工作,担任厂里的职工教师,后来去了厂办公室,还担任厂保卫科长,并于199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将组织关系转到翠北社区党委。2000年成为下岗失业人员,他先后做过小区保安、工厂管理员……这些年,他心脏不适,两次植入5个支架,家中积蓄所剩无几。
“无论什么样的境遇,苏东坡都乐观地对待人生。生活再艰苦,也不能把他打败。”吴老师说,这是他从东坡先生身上学到的,也是他坚持10年,渴望传播给别人的生活态度,希望人人都过有趣、有意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