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温室大棚养鲈鱼 一年四季可供应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郏燕波 管倩)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食的鱼类品种。在溧阳市南渡镇旧县村蔬心果园农场内,大棚生态养殖鲈鱼模式正悄然兴起,以科技推动水产养殖向智慧农业转型,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

2月29日,记者走进鲈鱼养殖大棚看到,一个个“巨型鱼缸”整齐排列,工人正在给鱼喂食,随着鱼食的一抛一撒,鲈鱼争相跃出水面争夺食物,数千条鱼儿翻腾跃动,水面响声四起,养殖大棚里生机勃勃。

“我们的养殖大棚建有67个高密度帆布养殖池,每个养殖池大约能收获2000斤鲈鱼,每年可以收获两次。”2022年,农场负责人陈海泉通过考察学习,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改为“大棚圈养”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大棚养殖水资源消耗小、占地少、对环境污染小、密度高,鲈鱼的收获和上市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经过两年的摸索,陈海泉的鲈鱼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鲈鱼销售模式。“我们采用高密度水循环养殖系统,环保无污染,养殖成本低,鲈鱼品质好,且价格比市面上要便宜。”陈海泉说,由于质优价廉,农场出产的鲈鱼销售不用愁。

据介绍,通过高密度水循环养殖系统,农场还实现了水产品绿色健康养殖和蔬果有机种植“一棚解决”。记者发现,大棚内供氧设备、蓄水池及配套管网等设施一应俱全,大棚内温度恒定在适宜鲈鱼生长的20℃,帆布养殖池边的空地上,种植了不少“红美人”果树,真正做到了“鱼树共生”。

高密度养殖对技术要求高,农场为周边村民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能在家门口就业。养殖工人董和平说:“我就是附近的村民,在农场工作离家比较近,还可以学习养殖技术,一年有六七万元的收入,可以做到赚钱顾家两不误。”

陈海泉表示,今后还将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吸纳更多有意愿的村民前来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增收,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