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所有的羊,都很美丽”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肯定有某种内在动能,支撑着作家苏阳默然完成长篇新作《五色》。那应该是欲罢不能的表达意愿,在内心烘培成叙事热情,底火升腾即成创作动机,缭绕于叙述的字里行间,淬炼为文本的成色和品质。

《五色》,与长篇小说惯常的情节模式有别,没有连贯而行的情节主线,它表现出诸多人物故事断续而进的叙述样态。小说故事铺展的隐性骨架,实为章、叶两家三代人的经历和命运,叶以乔与章桂的婚姻构成两家联姻关系,他们的女儿叶菩提则是两家的共同后代。小说叙述在不同人物间切换,中断与接续、腾挪与闪回、预示和呼应、穿插和勾连,手法自如,犹似灵巧针法,叙述从容,节奏自带气韵。

《五色》中的人物带着自己的故事出场,与别人的故事交织,演绎自己的命运。章、叶两家主要人物故事,固然是小说叙述的题中之义,小说多有其他关联人物出场,他们在章、叶两家人物故事中进进出出,喜怒哀乐着,悲欢离合着,枝繁叶茂而蔚为大观,其叙述盛势及精彩程度,并不逊于作为小说骨架的章、叶两家人物故事。

这些人物在小说中虽着墨有限,却多有鲜泼的性格表现和生动的故事陈述;如,小说表现章林的“女友们”:沈珏“安静如小兔”,坐在那里“不停地嗑着瓜子发出细细小小的声音,那么弱,又那么执着”;小阁活泼,“像一只灵活的小雀一样跳来跳去,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职场女子小杜则“举止得体”而“心机深沉”,最终骗得章林在她老家为她造了一幢别墅——她们与章林“偶合”而成为彼此“故事里的人”,他们的个体故事合构为一个时代的婚恋异动,表现出社会转型期殊为歧异的生命活法。

《五色》的叙述显然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因而表现着特定的时代内容,小说中有关“电影院”“录像厅”“租片店”“歌舞厅”等公共空间的演变,有关人物“下岗”“下海”“炒股”等人生经历,无不表露着特定时代社会转型的信息,时代——社会在小说中作为叙事背景处理,犹如阔大舞台,一个个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展现出各自不同的人生活法。

但《五色》的叙述并没有试图在不同的生命活法之间,做出某种主观的伦理评判,苏阳让她的人物活跃在文本中——其实是活跃在他们的时代里。她用心地观察他们,真诚地理解他们,深挚地体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用她的书写描画出一个时代的凡俗生命景观。

我将《五色》的叙述概括为——感知性叙述,它凝聚于对对象的直接感知,由此凸显对象的鲜活征象和神气。小说展开中,感知性叙述表现为小说叙述语言,成就了小说语言表达的可感性。所谓小说语言表达的可感性,是指小说语言径直抓住对象的特征与特性,从而使之具备可被深切感知的属性。小说语言的可感性正显示出作者对叙述对象的深度体味。

感知性叙述体现在《五色》的描写细节中,呈现出某种弥漫状态,于文本中几乎在在可见;比如:黄昏时观看《山鬼图》的林菩提,突然就“闻到一股奇特的香气”,起初是“比兰花暖,比茉莉淡,带一点点百合花的香”,少顷,“月亮出来”而“微风徐徐”,香气又“好似茉莉、栀子、百合、蔷薇做成的香囊破了,它们散了一地,香味变得零零碎碎”——嗅觉感知与时间感知在此浑然交集,身外之景与内心体验渗合为细致入微的精神体味。

作者调用人物的所有感官而奋张起所有的感知能量,体味着形形色色的世界万物;如:她介绍一位写诗的姑娘,说“她的诗像草地上跳跃的蚂蚱”;她描画一位“秃发老人”——“他那一缕头发绕在头顶,像猫用尾巴圈起自己”;她通过叶菩提的感知,形容那块百子图缎面料——“从来没见过这么饱满的红,如水一样泻在手里”;她形容沈珏嗑瓜子的声音——“像从石缝里长出的一蓬野花,花瓣细碎如光线,却开好久。”语言与修辞在此聚合,成就小说叙述的感知性。

感知性叙述还体现在《五色》的整体架构中,小说开首即以外甥女叶菩提的眼光,品鉴她的三位“帅气十足”的舅舅;而在小说结尾处,经历数十年剧变,章、叶两家人物零落,共同的第三代人物叶菩提来到正素村菩提寺,她的出行具有祭奠与追念的性质。她眼见父辈们活着而凋零,活泼的生命走向沉寂,她是他们的亲人,他们生命的见证人,他们故事的参与人,她深深嵌入他们的故事里,并且,她本人深切感知到这种生命的互嵌。如此看来,整部《五色》即是以叶菩提为内视角叙述的。断续而进的诸多人物故事,均在叶菩提的视野中,这位时代生活的沉默观察者和平凡参与者,她既亲眼目睹、更亲身经历祖辈、父辈及同代人在日新月异时代的生命展开,其本人也在大时代中经受浮沉和颠荡。她将所有的人物故事收纳进自己的观照视野,那些理智和欲念、奋争与颓唐、迷恋与困顿、向往与无奈,尽入眼底而沉入内心,成为她的精神积淀,酿出一种生命体悟。

小说终了处,叶菩提在正素村口邂逅一群羊,在与一只羊的回眸对视中,人与羊“似有感应”——“这是一只美丽的羊,所有的羊,都很美丽”,它们“像人世中的任何一个人”。一种对世间生命的普泛怜悯油然而生,其实,那并非一只羊赋予一个人的生命态度,而是许多人的人生故事、包括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在叶菩提心间最终精炼为一种生命悲悯意识。这种生命悲悯意识既为小说人物叶菩提的精神归宿,也是小说叙述欲以传达的精神内核。

一种可感性的语言表达,一种感知性的小说叙述,在呈现世界万物和人生故事的鲜活形态的同时,也体现着对凡俗生命存在的尊重,这正与《五色》的生命悲悯蕴涵共鸣。

(《五色》近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当当网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