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如何在家里和孩子开展注意力训练呢?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注意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道大门,是感知觉、记忆、学习和思维等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心理实验证明,3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10分钟,5—6岁儿童也只有15分钟。因此,合理制定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注意力训练是预防和改善ADHD行之有效的良方。

家长在设置家庭注意力训练时,可以安排静心训练、视觉注意力训练、听觉注意力训练、视听统合注意力训练等模块。家长通过观察孩子注意力的情况,根据孩子的注意力发展特点帮助孩子进行学习管理,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培养良好的视听习惯。当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时,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能帮助孩子的注意力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孩子上课老走神怎么办?

本报讯(赵霅煜 杨小霞) 新学期开学,7岁男孩聪聪的爸爸妈妈又开始发愁了:孩子上课老走神怎么办?

上个学期,老师私聊妈妈说聪聪上课总是“走神”,一会儿发呆,一会儿做小动作,还老是去和同桌讲话,不仅自己不专心听课,还影响同学。和妈妈一番商量后,老师把聪聪调到了距离老师最近的“宝座”,专程给他开小灶“护法”,但还是按捺不住聪聪“活泼好动”的天性。

寒假期间,爸爸妈妈专程精神和物资鼓励齐上阵,打算狠抓聪聪的学习态度和作业习惯,但是收效甚微——作业不盯着就不写,盯着也一直磨蹭,拖到不能再拖了才开始写,还边写边玩。

这可如何是好?开学前,爸爸妈妈带着聪聪来到了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和心理健康中心的多动抽动门诊。主任医师沈惠娟详细询问了聪聪的情况,并为其进行了注意力与行为等测试,发现孩子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和爸爸妈妈商量后,沈惠娟给聪聪制定了注意力训练、家庭行为管理等治疗方案,并带着孩子开始训练。

“我们开始以为孩子只是调皮,但怎么讲道理甚至责罚都没有用,没想到他是真的有学习上的障碍,不得不佩服现在医学的进步。”聪聪的爸爸妈妈感慨。

沈惠娟介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ADHD),起病于儿童期,症状可持续至成年。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与冲动。如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多,做作业拖拉磨蹭,成绩不稳定,行为冲动,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等。据统计,我国ADHD患儿的患病率约为6.4%,预计患儿数量超过2300万,但由于公众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等原因,ADHD的就诊率仅10%。ADHD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不利影响,也损害了其社会功能、人际交往、情绪及自信心的发展。同时给家长、学校、社会对ADHD儿童的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有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不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也知道要认真听讲、专心学习,但言行存在偏差,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沈惠娟提醒家长,首先需要理解ADHD是一种并非通过批评、打骂、体罚可以纠正的疾病。有不少家长认为ADHD是缺乏意志的表现,对儿童采取简单粗暴的责骂或强制手段,往往适得其反。医学研究表明,ADHD患者的大脑结构、功能受损,如果没有足够的动机(指让一个人“愿意”做一件事的驱动力)刺激,无法达到执行功能的水平,并且这种情况不受其主观意愿支配。

“ADHD儿童经过规范化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注意力,改善行为问题,发挥学习潜能。”沈惠娟强调,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行为,越早发现ADHD,越早开始治疗,效果越好。